<1>
进了四月,天气越来越暖和了,想着带小宝到公园去看花,刚好之前在公园附近的一家外贸店上新品,在朋友圈看了好久也没机会去,便想着一起去看看,而回来的路上还能路过一家很好吃的烤鸡店,顺便买一只回来,连晚餐都解决了。
由于行程太过完美,我迫不及待地对小宝说:“今天妈妈带你出去玩好不好?”
小宝听到能出门,自然是很高兴,我一边收拾东西一边说:“我们去公园看花吧?”可小宝却拿着手里的小铲子,一边往“盘子”里拨弄着豆子,一边说:“妈妈我想去海边……”
海边在公园相反的方向,路程比较远,基本没在我的考虑范围内,小宝这样一说,好像一下子打乱了我的计划,让我想了好久。
去海边也不是不可以,只是我自然逛不了心仪的店铺,也买不到烤鸡了,回来做饭又要提前准备好久,感觉时间变得就有些紧张。
因此我说:“今天还是不去海边了,先去看花,公园里的花可漂亮了,你不想去看看吗?”
孩子终归是孩子,小宝听我这么一说,兴趣被转移了过来,因此按照我的计划,那一天过得充实而“圆满”。
<2>
当天晚上在手机里听李玫瑾教授的教育讲座,刚好说到现在的父母有这样一个普遍的特点,那就是跟孩子交流没有选择——你这学期需要怎么样,你下学期需要怎么样,每一步都给孩子安排好,一点选择都不给。
小宝还没有到面对中考高考的年龄,所以我也没有做如此“强硬”的规划,但我也会出现讲座里所说的:父母只给孩子一条道,他根本没得选择,就像我白天所做的去公园的“诱导”。
细想来,我似乎经常带小宝走“这样的路”,难怪别人都说,孩子走过的最长的路,就是家长的套路。
带小宝出去玩的时候都是我做计划在先,从来没有问过他想去哪;吃饭的时候也是订好了地方直接带他去,就算有时候问他你喜欢吃牛排还是火锅?他的回答也总会是我心中预想的那个。
譬如,他想吃牛排,可旁边就有一家不错的火锅店,我会说:“这里就有一家火锅店,我们吃肉肉好不好?”
可怜的小宝通常就这样被我糊弄了过去。
其实我们一直说要尊重孩子,可我们从来没有把他们当成一个自然人来看,我们之间的沟通永远是两个等级,我要说,他就似乎必须要听,这也就导致许多孩子长大以后他不会与人交往,或太过强势,或没什么主见。
<3>
当我还在念书时,我的老师就告诉过我,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孩子的社会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他们在后期的社会交往中渐渐形成,至于亲子交往,就是孩子社会性发展的第一步。
在《帮你改掉孩子的坏习惯》一书中有这样一则事例,一个两岁半的男孩,在幼儿园睡觉时总会拿着一根棍子,如果把棍子拿走,他就睡不着觉。
婴儿时期,孩子依恋父母,但如果过早地与婴儿分开,就会导致其安全感的缺失,他们会找一个替代物,而那根棍子就是男孩的替代物。
反之,如果父母对孩子过分保护,时时控制,事事代替,就容易让孩子形成依赖、怯懦的性格。
亲子交往通常分为三个层次:最开始是婴儿期的哺乳过程,而后是单方面的主动(如:应答式、灌输式交往),最高级才是亲子双方都主动的交往。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对高级的亲子交往模式越来越感兴趣,可我们成人,却很少问他们愿不愿意,很少采纳他们的想法。
譬如我之前在大街上看到的祖孙俩,爷爷带着孩子去市场看小鸟,可孙子却趴在卖鱼的摊位前看乌龟,爷爷拉着他说:“走了走了,看小鸟了”,然后生生把孙子拽走。
爷爷想的,无非是带孙子到市场转转,看看小动物,他的想法是好的,但因为自己目光的局限性(认为市场上只有小鸟最好看),而导致孙子缺少了观察的机会,也很有可能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
很多事情,家长的目的性太强,就会让孩子的自主性变弱,我认为只要不涉及原则的问题,大可以听听孩子的意见。
<4>
我的一位朋友就特别聪明,在她可以控制的范围内,她会向孩子提出“简答题”,在不可控时,会提出“选择题”。
譬如关于孩子要喝什么饮料,她就会问:“你想喝酸奶还是果汁?”而玩玩具时,她则会问:“你想玩什么?”
两者看似差不多,但其实是有家长的小心思在里面的。
饮料的选择性有很多,酸奶、果汁还有可乐……如果是开放式的问法,孩子选择了可乐,做母亲的又不想让他喝碳酸饮料,就会出现我之前问了又不采取的情况,所以问题基本是无效的。
但玩具就不一样了,无论玩什么都可以,所以不妨让孩子大胆选择,自主安排。
方向还是掌握在父母手中,却让孩子有路可选,这就是聪明的家长。
很多孩子在疫情期间生活过得一团糟,父母制定的计划孩子根本就不遵守,网课很难上,游戏戒不掉,再不开学简直要疯掉……尤其是到了青春期叛逆期,孩子就是喜欢跟父母对着干,好像小时候事事被安排,现在全都要还给父母。
你看,小时候我们给孩子灌输的就是服从,那时候,他们无力抗拒,长大了,凭什么让他们乖乖听父母的话?
所以学会商量,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孩子再小,也要把他们的话当“话”,不但是给孩子多几条路走,也是给了家长未来一些余地。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