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6 育儿的道理都懂,但就是做不到,怎么办?

四朵花花

        买了许多书,听了许多课,学习了许多育儿知识,但是面对孩子的时候,却不知道从哪儿“下叉子”。没几个回合又回到老路上了。

        有几个可能的原因:

第一、惯性思维

        习惯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就像计算机的程序已经编辑好了,孩子给出一个刺激,我们就条件反射的给出一个反应。等想起新学的方法,已经来不及了。

        一般老师教的方法是与我们平时思维模式不同的。如果与老师思维同频,也不需要学习了。所以要给自己一段时间去练习,去理解老师的思维。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们容易给自己贴负性标签,产生自责心理。要记得发现自己做的好的地方,肯定,认可自己。告诉自己,你现在已经很了不起了!

第二、不懂方法背后的原理

          例如:孩子把玩具撒的满地都是,保姆做卫生的时候将孩子的玩具捡了起来,孩子见后不依不饶,还要打保姆。老师给出的方法是:“对孩子说,如果不配合保姆的工作,那么你就要自己收拾地板。”

        这个方法是建立在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基础上的。保姆做卫生是帮助了孩子,如果父母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将孩子所有的事情都包揽了的话,那对孩子说这句话是没有任何效果的。     

第三、自己的一些限制性信念

      例如误认为只有严厉的督促孩子,才能促进孩子的学习。并且认为给孩子正面反馈,会使孩子骄傲,有句老话叫“骄傲使人落后”。有时候看一些视频,家长辅导孩子作业,吼孩子的,孩子都吓傻了,他的能量都在恐惧家长的情绪上了,身体只想逃离,哪还有心思思考。

        而恰恰相反,给孩子创造一个轻松有爱的环境,让孩子开心,孩子的学习会更快更好。

长辫子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李葳Taiwan阅读 137评论 0 0
  • 下面的文章是我从网上看到的,感触颇深,感叹人生。如果你也看到这篇文章,可以加我微信:merry_adu,我一起探讨...
    Merry_d0a4阅读 729评论 0 4
  • 为了尊严,也要走向的成功
    简草三心阅读 200评论 0 0
  • 年少时,对家乡没有特别的感触,总期盼外面更精彩的世界;而今,家乡总寓意着浓浓的人情味儿,成了我们内心的一方净土,一...
    Sarah66阅读 10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