柜员的冬夏
【正文】
(这是2014年夏天我离开银行还没找到工作时,在一个普通的工作日下午写下的回答,想过要修改,后来想想,还是把当时最真实的想法留着吧,迷茫时拿出来看看,不忘自己离开银行的初心。)
当年校招进银行的面试是小组辩论,题目是:需不需要职业规划。后来,人资部老总在新员工培训时说:招你们进来就是干活的,不要跟我提什么职业规划(大意,原话记不清了)。我们那批进分行的一百多号人全都从柜员做起,不同的是有关系背景的没多久去了分行部门,能玩能闹的(尤其男生,尤其潮汕人)陆续”出柜“,挂上了客户经理的牌子。而像我这样只想安静做事情的(大多是女生)就在柜员的位子上每天重复着。这样三年,我在同事诧异的眼光中果断拒绝了续签劳动合同,裸辞了。
【我的看法】
我的看法是,柜员不是所有银行从业人员必须经历的岗位。工作操作上来说,柜员的工作无非就是了解业务操作,能够熟练操作系统。我所在的网点业务量巨大(稳定在分行前三),当年下放到网点柜台的四个人都只跟自己的师傅学习了一个星期就独立上柜了,而且有大量详细的文件,就算没坐过柜台也不至于说不知道一个业务要怎么办。相反,柜员只知道业务到了自己这一步需要什么资料怎么操作,至于业务细节、之前客户经理做了多少工作就靠有心人主动去了解了。”有利于全面了解银行业务“?恕我难以认同。离职之前在对公柜台,跟网点的对公客户经理来往比较多,有的没坐过对公柜台碰到不清楚的操作愿意虚心向我们请教,还有的坐过对公柜台但出了柜就忘得一干二净还跟客户乱说。
至于磨练啥的,我承认这个工作真的真的很磨人,磨性格磨耐性。但我觉得真不是非要这样给自己找罪受,这种没尊严的磨炼一个hold不住说不定连三观都能颠覆,尤其是现在的孩子大多没吃过什么苦(包括我自己)。说说这个工作对自己的改变吧。变得不爱喝水不爱上厕所(其实也不是不爱,就是养成习惯了)神马的就不赘述了。首先是对犯错的心态。差错对每个新员工都是难免的,运气差的如我还没转正就犯了数个让主管跳脚的大差错(我承认自己的原因占大多数,但有些差错真的是运气问题啊),自此办业务变得小心翼翼,日终看传票时强迫症般地翻来覆去地看,但还是大错偶尔,小错频发。有一阵的状态真的是鬼见愁啊,睁眼想到今天要上班就开始控制不住地流眼泪,辞职的想法在心里念了无数次。某天在回家的路上突然想开了,错就错了呗,大不了不干了,这样折磨自己什么时候是个头啊。自此下了班单也不看,编个码就走人了,差错反倒少了。这个心理上的转变突然让我轻松了很多,开始反思自己的玻璃心和之前沉重的人生。其实这是每个职场新人都会经历的过程吧。第二个改变是再难听的话都能淡定地接受。上周末参加大学校友会,有银行的前辈给刚出校门的学弟妹们传授经验,对柜员的忠告是”闭“,闭嘴的闭。好吧,我承认这是对的。不管什么状况,只要有客户在柜台前面”炸“了,投诉了,哪怕理由再荒唐,都是柜员的错,再不情愿再委屈,都请闭上解释的嘴,道歉就是了。经过了这三年的”磨炼”,发现自己对沟通对象的负面情绪很敏感,一发觉不对劲就开始回避更多的对话改为一味的附和。说话前会想这话有没有必要说,渐渐跟不熟的人就不怎么说话了。碰到路边调查问是哪个行业的,我都会写服务业。银行拼服务虐得最惨的是柜员,还把客户惯坏了,吃力不讨好,说多了都是泪啊。
【冬天】
竟不知不觉写了这么多,从天亮写到天黑。在银行只当过底层的小柜员,都是从我自己的角度出发,有些想法可能有失偏颇,毕竟也看网点情况看领导看工作氛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嘛。路过的大神们且看且放过,欢迎交流。
这个回答是我从银行裸辞找工作那阵写的,也是我在知乎的第一个也是唯一(目前)的回答。两年间偶尔上知乎还是会回来看看当时自己的一些想法和下面的评论,现在看来那时的自己还是不够成熟,字里行间都带着情绪,希望没有对打算进银行和正在柜台的小伙伴带来负能量。
两年间收到了来自许多前战友的认同和私信,受宠若惊,相信他们在我的回答中看到了很多自己的影子。很多在柜员岗位上挣扎着要不要跳槽的小伙伴在我的回答里似乎找到了“改(luo)变(ci)”的动力,就像两年前的我觉得除了不顾一切离开银行没有其他选择。但!是!从现在的视角看,那时的我更像是逃避,逃避那个碌碌无为的自己,误以为只要离开了银行离开了柜台,我就会拥有理想中充满挑战成长的工作和生活,以至于看不到其他可能。就算不裸辞,也有很多方法提高自己,去接近自己理想的样子:
1、把手头的工作做到最好,机会自然就来了。上个月跟前同事吃饭时听说,跟我同批入行的一个妹子一直在柜台,最近升为副主管了,每个网点都抢着要,因为人家的工作做得滴水不漏。工作能力得到了认可,在领导和HR面前说话才有分量,为了留住好用的人,不太过分的要求都能满足。(回想我当年“执意”要走的时候,领导也就意思意思挽留了一下。)
2、如果在行内有感兴趣的其他岗位,就利用业余时间去了解相关的知识、跟那个岗位的前辈多学习。因为你不知道哪天岗位就空出来,早有准备的你就是不二人选。
3、如果实在不想在银行干,就去找自己的兴趣点,匀多点时间精力去钻研。跟我同批入行的另一个前同事,利用业余时间申请到了美国的计算机博士(人家本科是金融),我们还在柜台各种纠结的时候人家已经飞去美国深造了。
4、实在没有头绪,多跟行业的前辈校友接触,混熟了有什么机会人家自然会想到你。
【夏天】
我从没后悔过离开银行,可我后悔自己没有早一点摆正心态,更积极地去了解自己、了解行业、了解这个社会。但还是那句话,有些弯路你不亲自走过是永远不会明白的。现在的自己可以更理性地看待在银行柜台的三年和当年那个不顾一切都要离开银行的自己。如今,我也要离开我的第二份工作,继续前行了。第三份工作是请假去面的试,今天离职下周就去报到了。说起来裸辞和骑驴找马我都经历过,都没有那么容易,但肯定是骑驴找马对心理的压力会小得多。
【我喜欢这个故事】
最后讲个小故事。我大学的时候在豆瓣上认识了一个姐姐,当时她还在一个小城市做着一份稳定的工作,对亲朋好友介绍的相亲反感却不忍拒绝。但她从小就想去北京,于是她接受了一个去新加坡短暂工作的机会,并以其为跳板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现在已经在北京站稳了脚跟。那年她刚到北京,请我去她租住的老房子吃饭,外面的阳光透进来,iPad放着豆瓣电台,她在下厨,我就暗暗许了个愿,希望五年后的自己也可以这样作自己的主,过自己想过的人生。所以当我陷入自己的情绪,觉得自己会永远在柜员岗位上不甘心下去的时候,我给她写了封很长的豆邮,语无伦次地描述我的”痛苦“,她也回复了一封很长的豆邮,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和鼓励,至今翻出来看还是会感动,跟大家分享一部分:“不要害怕去想象未来,只是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地去想,做好计划哪怕只是个很粗略的纲要,然后为之去努力;可能人生不是任性二字能概括完的,可能我也是这样任性了一把,但现在回想,如果当初不这样我真的走不出来~ 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做,不同的事情同一个人做,结果都是不一样的。明白这个理,勇敢去做,不要后悔自己最初的决定,永远相信自己是为了对的目标去做的,就好。”
我接受过帮助,所以也希望能尽我的绵薄之力,给还在柜员岗位上经历内心煎熬的小伙伴一些慰藉。虽然已经不做柜员很久了,但三年的柜员经历已成为我人生的一部分,所以我懂你们。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