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会视老师为偶像?甚至会模仿老师的语气,模仿老师的习惯性动作,希望妈妈打扮成女老师那个风格?小学老师,为什么会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影响最大的那个人?
现在就让小编来告诉——
小学阶段,为什么启蒙老师如此重要?
▼
『孩子进了小学,老师说什么信什么,老师的话就像圣旨一样。』
▼
『对呀,就没见过孩子那么崇拜一个人。我儿子还说,他的理想就是当一个像刘老师一样的小学语文老师!』
▼
『只要你稍微质疑一下老师的能力和做法,孩子就立刻面红耳赤地反驳你,好像你伤害了她的偶像。』
一些细心的小学生家长发现,孩子从幼儿园一升入小学,家长的权威性就退居第二位,排第一的基本上就是学校里喜爱的老师和课下辅导老师,尤其是课后长时间接触的辅导老师能在一两分钟时间里,以目光与肢体语言,让沸腾喧闹的教室变得鸦雀无声的功夫;以及老师在板书时,能写一手不亚于字帖的漂亮粉笔字的功夫;老师能深情并茂演绎唐诗宋词,并把孩子们带进如诗如画的美景中的功夫;甚至,就是老师在黑板上徒手画圆的功夫,都点燃了孩子眼中的崇拜小火苗……
一旦家长与老师的意见相左,孩子立刻站队到老师一边;爸妈说了几百遍不改正的缺点,老师提醒一两次,立马有改观。有的爸妈因此哭笑不得:怎么会这样?老师给孩子服了什么“听话仙丹”?
其实,在孩子6到10岁之间,这一对老师的“无条件服从”“充满情感的崇拜”,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
在这一阶段,孩子第一次进入社会化交往的情境中,第一次开始系统化地学习知识,他所面临的压力与挑战都是空前的,加上这一阶段的孩子活泼好动,好奇心与求知欲得到极大的发展,他们需要一个对他们极有爱心与耐心的引路人,这个引路人不仅要对孩子个体有说服力与影响力,还要让他的全体小伙伴心服口服。
那么,优秀的小学老师对孩子的影响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影响孩子的学习效果
心理素质较好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始终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他们不断学习,不断更新,不断进步,不断创造;能够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发展特点富有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剖析教材,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环节,创设课堂气氛。这种对教学投入的积极情感, 可以促使学生保持愉快的学习心境,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样的教师也因此深受学生的喜爱,在教学中他们愿意学习,具有强烈的好奇 心和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与环境互动,努力去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困难并有所创新,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有研究表 明,学生喜欢某位教师,一般都会喜欢这位教师所教的学科,而学习效果也相对较好。中小学生的厌恶学习、恐惧学校,有些情况下与教师有关。有的教师忽视学生 的个别差异,使用过激的语言,对成绩差的学生冷淡,处理事情不公平等,致使一些学生的心理受到伤害。这样势必会影响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也必然影响学生的学 习效果。
二、影响孩子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可能都在试图传播和接受某种价值观念。对小孩子来讲,他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会被教师在人际关系、工作态度、教学风格等方面的榜样作用所有意无意地影响着。有些教师虽然没有时刻把扮演道德榜样 作为自己角色的一部分,但因为价值观内含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决不可能避免教师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健康的心理,才能有足够的自信,有明 确的目的;才能信赖别人,与人为善;才能重视每一个学生;才能一贯认真备课、准时上课,经常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己。这些表现最 终会通过教师的表情、态度、言语和行为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三、影响孩子之间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
由于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学校所处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其中师生关系的融洽与否对学生之间建立良好 的人际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师生关系和谐最突出的表现是:师生之间了解彼此的权利和义务,互相尊重,愿意沟通。心理素质较好的教师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能 做到: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个学生,不以貌取人,不以偏概全;与学生相处时,信任、赞美、欣赏等正面态度多于厌恶、憎恨、歧视等反面态度;对学生以诚相待、关 爱有加。这样的师生关系不仅能帮助教师树立自己的威信,而且能指导学生健康地成长,尤其在促进学生的团结与合作方面起到了楷模作用。教师的这种为人处世的 优秀品质不是靠说教灌输给学生,而是身体力行潜移默化地感染了学生,内化积淀为学生固有的品质,使得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形成积极、健康、进取的 精神风貌。相反,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对学生粗暴、没有爱心;对学生的教育敷衍了事,无视学生的主动性。他们思想狭隘,斤斤计较,胸无大志,遇困难退缩,见荣 誉就争。面对这样的教师,学生们也会去争名夺利,忘记了做人的坦诚。由此可见,教师的心理素质对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影响之大。
四、影响小孩子乐观情绪的建立
学生拥有乐观、 稳定的情绪是与教师分不开的。情绪有着极强的感染性,教师情绪的好坏会通过他的言行、举止反映出来,影响到学生的情绪。美国全国教育联合会在一份《各级学 校的健康问题报告》里专门指出:“由于情绪不稳定的教师对儿童的决定性影响,就不该让他们留在学校里面,一个有不能自制的脾气、严重的抑郁、极度的偏见、 凶恶不能容人、讽刺刻薄或习惯性谩骂的教师,其对于儿童心理素质的影响犹如肺结核或其他危险传染病对儿童身体健康的威胁一样严重。”这说明教师心理素质对 学生保持良好情绪的重要性。心理素质的教师总是持有乐观、积极的心态,能克制生活中不愉快的情绪,决不迁怒于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对课堂情境中的不良事 件能冷静处理。教师的这种乐观的情绪感染了学生,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学生胸襟宽广、热爱生活、遇事不惊、处世豁达,并能提高学习效率。
五、影响孩子健全人格的养成
人格是指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风貌。健全人格是指各种良好人格特征在个体身上的集中体现。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能帮助 学生充分体验生活的乐趣,挖掘他们的潜能,充实他们的精神世界。作为一名教师应懂得,独立、健全的人格是人一生各阶段均应有的基本心理需要,是必须要尊重 的。心理素质的教师能以愉快而安详、沉稳而冷静的态度对待学生,以热情、豁达、诚恳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用和蔼、真诚的语言解决师生之间出现的矛盾,时时 处处使学生感到亲切、温暖,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吸引力,这对培养学生的无私、互助、诚挚、谦虚、大度、顽强等优良品质起着重要作用。
在小学阶段,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担当了一个类似妈妈和引路人的角色,他们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在孩子幼小的心灵深处,种下了善良、同情弱者、帮助他人的种子,这些种子,未来将抽芽生发,长出这世间最美的“植物”——对弱者的爱与关怀。这种博爱之心,将激励着孩子们未来从法律上、从公共政策上、从制度上,去创造一个仁爱、温暖、公平的社会。这才是培育一代栋梁的出发点。
人们常说,先有伯乐,后有千里马。一点不假,世界上千里马也许不少但未必都能遇上伯乐,那些遇不上伯乐的千里马,命运是可想而知的。一株优势的苗子,如果得不到好的栽培,很快就会埋没在荒漠之中而无法成才。
所以,对于一个尚未成才的学生来说,遇上一个真正的名师是何等的重要。
同样是老师,反倒是那些能抓住学生闪光点的老师更能受到学生欢迎,这些老师知道如何鼓励学生,知道如何让学生根据他自己的方法学习。
为什么现在的学生都喜欢漂亮年轻幽默有活力的老师?
就是因为这些年轻的老师更能懂学生,与学生年龄差距小,还懂得带动气氛,长的漂亮还养眼,哪个学生不乐意上课吧。
那些老老师,是有经验,中考高考也都指着这些老前辈们的教育,但是他们多少有点顽固,不懂年轻人新潮的想法,偏执己见。
你不可能全天候教导孩子,不可能是一个全科教师,更不可能让孩子的好朋友们也崇拜你,所以,在小学阶段,对孩子的影响处在第一位的,必定是一名懂得在教学过程中以公平、仁爱、关注博取孩子们信任的老师。
文章整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