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感悟】三问一个“怕”字,生出多少借口。

单这一个“怕”字,让我们避了多少事,也不知道要生出多少事。

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要谦让、礼遇。本是好的,却不知道那里出了问题,教出的人什么都怕。

成年人怕小孩子受到伤害,一个劲地保护,搞得小孩子只晓得躲。尽管事实证明,很多危险是不知道危险是什么造成的。

成人以后,也怕。一遇到事情,就生出多少借口,就是不愿意去尝试。

学习不好,怪爹妈智商生低了;想锻炼,怕自己身体受不了;想看书,担心记不住......

好了,可以原地踏步。


保护并不能让我们避开什么

一问“怕”什么:达不到预期,还胡思乱想,其实是不愿意去面对自己。

其实对刘德华先生的歌并无半点印象,因为就没有怎么听过,却清清楚楚地记得一句歌词。

“我不想、不敢、不应该,再谢谢你的爱”

啥意思?这都“不”全了,还谢个啥?


这里的怕,就是怕面对自己。

每个人都了解自己,也最不了解自己。

不是低估了自己的能力,就是高估了别人的智商。

说自己不自信,还不贴切,应该是不敢让真实的自己展示出来。

殊不知,这一来,将自已封闭在自己的独立世界中,失掉了让自己去经历煅炼的机会。

二问“怕”什么:不敢承担责任,不敢给自己一个放飞 的机会。

看到富二代创业的辉煌、羡慕别人的成功,只用走大运来宽心。

但就是不敢让自己也去冲动一把,也搏上一回。

不是不知道,成功背后要付出努力,而是怕努力付出后的结果自己无法承担。

想成功,又怕犯错,更怕失败丢人,畏手畏脚终究放弃。

守住自己卑微的尊严,却换来人生的鄙视。

三问“怕”什么:付出得不到回报,短视导致无视,纠于结果弃于尝试和努力。

很多时候 ,我们都会推及自己的固有条件,来说服自己不去尝试。

我不会、我年龄大、我没有时间......

只要是能被我们找到的理由,一定会被我们“合理”运用,在心理上自我安慰。

这种麻痹行为,实际上是一种人生的短视,只盯着付出就想得到回报,而失去了看到真正回报的地方。

一次次错失成长的机会,一次次回避磨练的过程。

所以“望洋兴叹”,看吧,我真的不能渡过去。


还记得小学就知道的小马过河的故事吧,没有尝试谁都不知道结果如何。

面对生活和工作的挑战,不要过于低估自己。

低估与谦逊是两种不同的性格,一个是自卑,一个是自信。

低估是对自己的不自信,怀疑自己的能力。

谦逊则是成熟的自信,不张扬亦会知难而上。

不是有“越努力越幸运”的一说么,当我们拼尽全力去学习、努力,当我们一次又一次失败倒下,又一次次站起来的时候,我们拥有的不仅仅是遍体鳞伤,更会获得自我救赎和靠近成功的机会。

不固步自封,不暗自蹉跎,一个借口可以让我们躲过麻烦,但却失去了控制人生的能力。

凤凰涅槃重生,要经过火的历练。

如不经历火焰的灼炼,又怎会炼得出这人生的真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城市的夜晚 透明的玻璃窗外 灯火通明 车水马龙的喧嚣 终究是不属于我的繁华 若是可以 我愿寻找一份静谧 只属于我自...
    码字的黄小邪阅读 2,662评论 0 4
  • 参考资料:http://blog.csdn.net/zivensonice/article/details/516...
    Jsonzhang阅读 2,755评论 0 1
  • 一 我十岁时认识了平儿,她比我大三岁。 那时,她新转学到我们村小学,寄宿在外公家。论辈分我喊她外公叔叔,她当喊我姨...
    筱楚白阅读 5,013评论 10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