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献生命的礼物,让希望在他人身上延续

假如有些东西,对你已经没有任何作用了,可对别人而言可以救命,我相信很多人都愿意选择把它捐献出去。可如果我告诉你,你要捐献的是你生命的礼物——器官,你愿意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2年国庆期间,我的一位大学校友因意外惨遭车祸导致脑死亡,在医院里躺了13天之后,24岁的生命悄然凋零。本来可以把他的器官捐献出去,让他年轻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存活,最终因他家人不同意只能作罢。那事之后,我的大学老师梁妈在空间里写了一份关于无偿捐献器官的遗嘱。我在那件事情之后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后来又看了梁妈的遗嘱,心里也埋下了一个念头,那就是如果有一天我去了另一个世界,我也愿意无偿捐献我的遗体和有用的器官。

2015年我决定去大凉山支教的时候,我妈就特别担心我的安全,四处打听,一会怕地震一会怕出其他意外。远赴陌生的他乡确实有很多未知的因素,于是,出发之前我特意写了一份遗书给老爸老妈,告诉他们万一我出什么事人没救了,遗体和有用的器官都捐出去。怕他们想不通,还专门给老妹和老弟留了信,希望他们帮我做两老的思想工作。心愿写好了之后留给我的好朋友保存,出发时莫名感觉心里无比踏实。

器官捐献,对不少人而言,依然难以做决定,归根到底还是观念的问题,有的人会觉得,捐了器官就意味着“死无全尸”,不吉利,心理上和情感上都难以接受。这一点不难理解,何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权。有人不能接受,我们理应尊重;有人愿意,应当鼓励;还有更多的人并不了解,这需要加大宣传力度。

图片来源于网络

前段时间闺女回了老家,下班后有时间我看了几集《人间世》纪录片,看完第一季的《团圆》和第二季的《呼吸》时,几年前萌发捐献器官的信念越发越强烈。片中我看到了不少真实的病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身体的某个器官坏了,器官移植是他们唯一获得重生的办法。他们中的很多人,等一个器官等了几年,十几年,甚至更久,抱着强烈求生的渴望茫然在等待,那种煎熬与无助大概也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能感同身受,有不少人在漫长的等待中最终痛苦离去……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些需要进行器官移植救命的尿毒症患者,尘肺病患者,肝病患者,心脏病患者们,自从2015年中国全面停止使用死囚器官之后,公民自愿捐献成为他们器官移植唯一的合法来源。中国器官移植的真正希望不在刑场,而在医院,在于人们的自愿选择之中。《人间世》第一季第3集《团圆》里的徐国洪是一位肝病患者,肝脏硬化,医生说唯一能救他命的办法是肝脏移植。苦苦等待中,有一位50岁的上海人,脑死亡,在确认无法挽回生命之后,80多岁的父母忍受了丧子之痛做出了捐献儿子器官的决定,儿子的肝脏捐给了徐国洪,还有两个肾脏捐给了其他的肾脏病人。对于这对80多岁的老人而言,这是一个无比艰难的决定;对于徐国洪和另外的肾脏病人而言,这是不幸中的万幸,新的器官使他们获得了重生的希望。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团圆》该集中来自四川成都的那个24岁的小伙子焦俞因脑肿瘤最终导致了脑死亡,他的父母知道自己的儿子救不回的时候,悲痛万分之余,愿意将儿子的所有有用的器官捐献给他人,最终焦俞的肝脏、心脏、肺脏、双肾、两个眼角膜7个器官成功配型了6个,他父母的这个选择使得好几个陌生的家庭重拾幸福。焦俞成了上海市第125例器官捐献案例,也是2015年的第65例。作为器官捐献方,他们痛失了自己的亲人,但捐出了器官心里多少还有些念想,也有一定的欣慰;作为器官受捐方,因为器官捐献执行双盲制度他们并不知道是谁帮了他们,但他们心底的那一份感激一定是前所未有的,也相信他们以后也会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他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二季《呼吸》该集中的戴向群,因工作环境原因患上严重的尘肺病,十年来不断求医,命悬一线。片中许多和他一样的尘肺病患者集中在无锡市人民医院的肺移植中心,简单的一呼一吸对他们而言却无比奢望,肺移植成了他们重获呼吸的唯一出路。他们呼吸急促、艰难、沉闷,多年来都戴着呼吸机痛苦等待着,一旦离开呼吸机,生命随时都会有危险。最终,幸运的戴向群得到了他人捐献的肺脏,重获呼吸自由。可和他一样的很多病友却还在病痛的折磨中苦苦挣扎,茫然等待着重生的希望……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近年来,很多人的观念也慢慢在改变,捐献器官的行为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中国目前有成千上万的终末危重患者和失明患者正在急切地等待人道主义救援,然而由于器官捐献系统工程缺失,使很多病人在等待中死去。2018年9月21日,从第三届中国-国际器官捐献大会上获悉,截至2018年9月9日,我国公民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人数达614608人,实现捐献19380例,捐献器官54956个。我于2019年1月30日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官网上登记的时候自己是第761978人登记,如今两个多月过去了,登记人数已升至873043人次,虽然这个数据相对并不算大,但我相信随着宣传力度的不断提升,未来一定会有越来越多有意愿的人加入其中。在国外,捐献器官是一种相对普遍的行为。在重庆,曾经有一位来自澳大利亚的27岁的小伙子因病去世,他生前的愿望就是死后捐献自己的器官,最终他的肝脏、双肾和一对眼角膜成功分配和移植给了5名中国患者,他的生命延续在了他热爱的中国。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生离死别是人生常态,不管是生老病死还是其他原因,我们总会经历死亡的那天。人死后,火化了,一切都化成了灰烬;直接埋了,最终也只剩下一堆白骨。到底已是阴阳两隔,活着的人见不到已故的亲人,离去的人也无法感知在世的亲人。如果真有灵魂,我更愿意让我的灵魂继续活下去,让自己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好好的器官,如果对我已毫无意义,而有的人却在等它救命,我愿意让自己有用的器官,在别人身上重新生根发芽,继续发挥它相应的作用。如果死了,留个全尸给谁意义都不大,死后如果还能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我愿意留下一些有用的东西给他人,那些在乎我的亲人如果想我了,看着我的照片,想着我还在世界的另一个角落里活着,这难道不更让人感到欣慰吗?

器官捐献,不仅仅是生命的一种延续,也是正能量的一种传递,更是一种美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一部纪录片引发的关注 最近正在播出的医疗新闻纪录片《人间世》第二季,以其对真实人性的展示,将芸芸众生面对病魔...
    宜忆阅读 6,628评论 0 2
  • 今天下午到二楼上厕所的时候,路过我爱美鞋店。因为是礼拜六,所以市场里比较热闹,到处都是大人孩子。说话声,音乐声,还...
    我是感恩的心阅读 2,642评论 0 2
  • 旅行者——在某一瞬间,让我的心灵深处泛起了一丝的感觉,想以此写上一首诗歌,最终还是不能如愿。想想也是,...
    诗忆的old菜卜阅读 2,256评论 0 0
  • 100块钱少收40元的感觉远远大于1000少收50元的感觉。这是比例偏见在作怪。我计划在赠品计划中推出1元换购18...
    Bruceshaoshao阅读 3,118评论 0 0
  • 这几天在编译的时候出现这么一个情况:warning:no rule to process file **.h so...
    黄善军Jackie阅读 4,08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