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之间,2019年春节已经悄然过去,思考过去的一年,你是否满满的感慨?
回想19年年初,你是否立下豪情万丈的誓言,只为今年过的绝对不会跟去年一样.对比18年甚至17年,2019年年初制定的年度计划是否有所不同?
多少人每年都制定着同样的计划,每年年终都会毫无收获,年底深深的忏悔,年初继续豪情万丈,总觉得今年会不一样.
殊不知这些年我们如此的失败及焦躁是因为我们一直在用同一种思维模式,而我们的思维模式却未曾改变过.
看到这里,好多人会觉得非常有挫败感,因为我们潜意识里认为思维方式是固有的,是无法改变的.
我们的思维方式是由我们的心理因素决定的,是可以改变的.
截至到现在,2019年已经过了五分之一,但我们总感觉这一年才刚开始,还在慢悠悠中浪费着每一天,就此下去,2019年你的人生又能与过去的每一年能有什么不同呢?
曾经的我也与身边大部分人一样,发誓今年要完成去年列好的前年未完成的计划.但直到遇见《别找替罪羊》这本书,知道了这些年我是如何将自己一步步推进自欺欺人的思维盒子,并将身边的人都拉进盒子里之后,我才幡然醒悟.原来造成这一切的不如意的罪魁祸首就是因为我自己,是我自己一步步将自己推进不停重复失败的境地,却不停的从别人身上找原因,来麻痹自己的神经.
如果你也与我一样,想要不一样的2019年,想要与过往不一样的生活,那么《别找替罪羊》这本书可以一读,或许你会犹如拨云见雾般豁然开朗.这本书会告诉你:为什么你的人际关系会这么差?为什么你会工作不如意?为什么你会经营不好家庭生活?
《别找替罪羊》这本书是由美国亚宾泽协会编制,美国亚宾泽协会是一家学术底蕴深厚的管理培训与咨询公司,由来自商业、法律、经济、心理学、哲学、教育等诸多领域的专家组成,曾帮助上百个组织减少人事问题,提高利润.
《别找替罪羊》从自我欺骗与思维盒子、我们是如何困在盒子里的及如何跳出盒子三个方面,告诉我们在已然思维惯性的现在,如何通过改变心理因素来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进而改善并不满意的现状.
自我欺骗很好理解,自古就有“自欺欺人”,早已耳熟能详.但是“思维的盒子”我们还是比较陌生,但大部分人应该都会有属于自己的“思维盒子”,我自己亦是.
例如在工作上接到上司的任务安排,要做一份ppt进行对公汇报,我想要在截止时间前完成任务,好好表现一番,随后在第一时间着手.不曾想上交ppt后上司表示我做出的ppt并不是他想要的,这时上司质问道:你到底有没有好好听我安排的工作?为什么你们总是不认真听?
这时候我自动开启防御模式,大多数时候就会反驳到:你就是这样安排的啊.
在任务并未很好的完成,工作并未按照预期进行的时候,不是思考是否是自己做错了,在上司质问我的时候,第一时间将自己从事件中抽离出来,将所有错误归给上司,这时候我就自动跳进了“思维盒子”,只要在盒子里,我就会将自己当作主角,除自己以外的任何人都是与自己抗衡的,我会主动防御,即没有用同等的姿态对待对方,或者从未将对方当成人,而是一个物体.
既然明白了什么是“自我欺骗与思维盒子”,那么就让我们来了解我们是如何做到让自己一直呆在盒子里的.
继续以我的上司给我布置任务,而我并未按照上司的要求完成任务为例.
在上司质问我为什么每次都不认真听他安排任务?为什么每次都会将事情做得一塌糊涂?
这时候已经在思维盒子里的我,自动开启防御模式,大胆一点,我会反驳:你就是这样安排的啊.胆小一点,那么我会表面应承着:是自己没听清楚,马上去改.但在思维盒子里的我,从未意识到这件事情是我的错,我从一开始就将所有的过错推到了上司身上.即使表面应承,但内心深处并无任何悔意.这时候我会回想上司布置任务的情景,用一句又一句上司说过的话来验证自己的结论,进而再回想之前很多次同样的情况,我依旧将过错归到上司身上,却从未思考过这项工作中自己是否做好了所有自己该做的事情.更未思考过这一次及下一次如何将工作开展好.我将所有的时间用在验证上司才是错误的根本,而非我.这就是我将自己困在盒子里的全过程.
在一个团队中,一个人处在“思维的盒子”中,那么他就会拉着身边人进入盒子,进而耽误一个又一个工作项目,最后一个团队中连最基本的合作都会出现问题.因为只要出现问题,那么每个人都会自动进入盒子,开启防御模式,用怪罪别人取代解决问题,那么这个团队最后犹如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做不成任何事情.
我们都会有自己的“思维盒子”,在了解到自己是如何困在盒子里的全过程,此刻如何走出盒子并让自己长期呆在盒子以外就成了关键.
继续上面的例子,在我并未按照上司的要求完成任务,在上司质问的时候,想要解决问题并反思自己在工作指令接受过程中,有哪些方面并未做到位才是关键.
上司安排工作,而我作为下属未按照要求完成任务,上司质问我、指责我,是否合理?非常合理,即使上司当时并未说明白,那么我在开展工作前是否询问清楚并重复上司的要求?开展任务前构思出工作大概提纲,当时是否向上司汇报过?
如果自己既没口述确认工作要求,也没有汇报过自己开展工作的提纲,那么不管上司当时有没有说清楚,自己都是这次事件的第一责任人,无可推脱.
但如果在出现问题时,第一时间想着如何推脱责任,而非思考如何解决问题,那么势必出现互相推诿、无限次恶化的恶性循环.
其实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是很容易困在“思维的盒子”里.此刻思考一下自己的生活,你是否人际关系总是经营不好?你是否总是无法按照老板要求做好工作?你是否经常会跟自己的爱人吵架?你是否觉得身边这个人变了好多,再也不似曾经的那个人?
其实别人没变,变得是我们自己.
今天是爱人的生日,你很早之前就承诺给她一个惊喜,但因为工作原因忘记了.她满怀希望的等了很久的惊喜,竟然是空欢喜一场.在她失落哭泣的时候,你想当然的认为是她不懂事,不体谅你.因为你还不是为了这个家才如此忙碌.
这时候不妨放下心防,真心的悔过,抱抱她,用心道歉并给她一些弥补,其实女人想要的只是你在乎她的心意,东西并不重要.
大学毕业之后,新入职现在的公司,你信誓旦旦,想要大干一番.你想要潜心做事,从最基层做起,别人不愿意干的事情你不怕干,需要加班的时候你也不介意.但接二连三的小状况,你早已忘记了曾经自己的海誓山盟,你早已处在推诿及偷奸耍滑之中,却屡屡觉得自己本为千里马,在这小小的马厩里是大材小用,急需伯乐.
迷茫过,失意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有反思的魄力,更没有潜心将事做好的信心,每每找借口来自我麻痹.
工作及生活中处理问题的方式是相通的,不管你如何谨慎,我们都是在遇到问题及解决问题中前行.即使2018年及过去的多少年,我们处理问题的模式都是相似的,那么让我们尝试着2019年有所不同.不妨遇到问题时,参考以下几点:
1、出现问题;
2、思考自己在这次问题中扮演的角色,自己还有哪些做得不到位的方面?
3、真诚的承认自己的错误,并道歉;
4、立刻着手解决问题;
5、在工作中及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个人,都用同样的态度对待对方,将对方当成与自己一样的人,而非物.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切勿在第一时间指责对方.
我们的思维方式取决于我们的心理因素,而我们的心理因素却可以通过刻意的练习进行改变.思维方式改变,那么我们处理问题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人生本就是由一个又一个不同的选择组成的,但每一个选择又有多年前的某个选择所决定的.
希望我们都警惕自己的思维盒子,时刻注意留在盒子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