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读后感
读完这本书,我突然间豁然开朗,寻得了一条通天的人生大道。这条大道是如此清晰,如此的光明,令我眼前一亮,信心倍增。
《了凡四训》是明朝袁了凡先生为教育后代子孙而写的一本家训,原名《戒子文》。后来在民间广为流传。此书分为四部分: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其中讲述了袁了凡一生改变命运的经过,举出了许多因行善而得善报、改变命运的实例,阐述了积德行善的种种方法,鼓励人们积极改过修身,力行善道,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
在了凡先生一生的故事中令我感触最深的是云谷禅师和了凡先生的对话,他说,人的命数确实是有的,但这是对于凡夫俗子,对于极善的人,和极恶的人,命数都是不能约束他们的。极善的人即使命中注定要贫穷短命,但因为他行了善事,那么这善事的力量就能使他由贫穷短命变成富贵长寿;相反,极恶的人即使命中注定要富贵长寿,但因为他行了恶事,那么这恶事的力量就能使他由富贵长寿变成贫穷短命。
第一篇,立命之学。 了凡先生认为,人有先天的命运与后天的命运两种。先天的命运是父母祖宗上天给的,是先天注定的。而后天的命运则是由先天的命运转变而成,有的人一生无所作为则后天命运终生没有变化;有的人善于修持完善自己,积德行善,则他的后天命运就会向更好的方向转变;而有的人不善于修持完善自己,甚至作恶多端,则他的后天命运就会向不好的方向转变。
第二篇讲的是改过的方法。小的过失,尚且要改;那么大的罪孽,自然就不会再造了。一个人改过,如果能具备书中所说的羞耻心,敬畏心,勇猛心这三种心,那么就能有过错立刻改了,就像春天的薄冰,碰到太阳光一样,还怕不融化吗?但要改过,有三种方法。一种是从事实上改,一种是从道理上改,一种是从心念。
第三篇所说的,都是积善的方法,发慈悲心,广积阴德。善一定要积很多,才能发生大作用。而且所积的善最好是别人所不知道的阴德,才能够扭转命运。然而行善积德都以慈悲心为根本。有了慈悲心,你才能有博爱的胸怀,去接受大家,去感化大家。
第四篇专讲谦虚的好处,谦虚的效验。仔细的研究,不囫囵吞枣,那就必定能够得到很大的利益。人在社会上,不能不和他人来往,所以必须要知道做人的方法,而做人最好的方法就是谦虚。一个人能谦虚,在社会上一定会得到大众广泛的支持与信任,学问也会进步,做人做事交朋友等等样样都会进步。如此所有种种的好处,都从谦虚上得来,所以称为谦德。
联想到实际,我觉得改过行善最重要的是要修心,从念头上做起,做到意念清净,不起一丝毫的妄念,顺和自己的本性,做到真诚,才能成功。人的一切恶行归根结底都来源于心里,如果一个人不生恶念,那又谈何造恶呢?要修心,就必须在心中培养扶持正念,在平时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生活中:看好的,听好的,说好的,想好的,做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