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理解爱的本质

【死磕99天】Day83

心智的成熟是我们需要达到的目标,也是爱的本质。通往这个目标的方法则是自律。掌握了其包含具有积极意义的四种人生原则,我们就具备了解决问题的精神准备。综上所述,这四种原则包括: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这四种原则相互影响,有时甚至需要使用其中两三种乃至全部原则,使用它们的力量和动力,这些完全取决于一个人心中蕴藏的爱。

爱,是一种极为神秘的现象,我们很难给出确切的定义,也很难接触到其本质。关于爱的研究,是心理学界最艰难的课题之一。爱的真正含义,虽只有三言两语的文字表述,但其价值和意义之大,不管如何描述,都难以使爱的论述尽善尽美。

作者给爱下的心智的定义,让人有了新的感悟:

爱,是为了促进自我和他人的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种自我完善的意愿。

“心智的成熟”这一字眼,可能在于当事人的意识思维和潜意识思维的目标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就不是真正的爱。其次,爱是长期的和渐进的过程。能够帮助他人进步,也会使自我更加成熟。第三,真正意义上的爱,既是爱自己,也是爱他人。爱,可以使自我和他人感觉到进步。不爱自己的人,绝不可能去爱他人。第四,爱是自我完善,也是帮助他人完善。它意味着持续努力,超越自我界限。爱,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要付诸行动。我们爱某人或爱某种事物,就不可能坐享其成,而是要持续地努力,帮助自己和他人获得成长。

在爱的定义中,我们足以看的出,“意愿”这一字眼的特别,是想强调它在情感领域中的地位,远超过一般的生理或心理“欲望”。“欲望”未必能够转化成行动,而“意愿”则可成为导致实际行动的强烈欲望。人人都有爱他人的欲望,但很多人只停留在想法和口头上。爱的愿望不等于爱的行动,真正的爱是行动,是基于灵魂的行动。与此同时,不管是爱自己还是爱他人,为心智的成熟而贡献力量,也须出于自主的选择,也就是爱的选择。

从这个定义来看,大多数的中国人谈恋爱的时候,都是不爱对方的。哪怕是痴情到坠入情网,也不是爱,而仅仅是一种幻觉。

爱的重要特征之一:在于爱者与被爱者都不是对方的附属品。

首先,一个人能爱别人,自己必定要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些坠入情网的人,往往会模糊了自我与他人的边界,认为只要“我”和“他”合而为一,就能获得幸福。这是一种情感和心灵退化的现象。

其次,付出真爱的人,也应该永远把爱的对象视为独立的个体,永远尊重对方的独立和成长。

为人父母去爱孩子,也是一样的。从孩子一两岁能听懂话开始,就应该把他当成一个平等的、独立的个体对待,而不是等他长大了再拿他当大人。

记住,爱的对象,是一个有完整思想和灵魂的“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