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的一十年代就要过去了 。很想写点东西来回顾我的teens。但是由于经历的事情太多,现在又是期末复习阶段,就把这个想法移到了寒假。那么就简单回顾一下我的2019年吧。毕竟2019年发生了太多值得纪念的事情 。
濯吳的2019大事件:高考
2019年六月7-9号,参加高考。今年的高光时刻。
高考结束,意味着有很多事情就从生命里消失了。比如,我与做了12年的眼保健操和课间操说了再见。我再也不会与一道数学题斗争1个小时了。(我大学的专业不用学数学 )再也不会与很多同学一起在一个班里上晚自习了。(我的大学不要求上晚自习)……时常会怀念那时的日子,那时每个人认真解题的样子真得很可爱。
高考结束,有很多感想,就写了几篇文章。
高考结束的暑假,我去补习班做了英文老师,用赚到的钱与小伙伴一起去了上海。上海和成都是我超级向往的两座城市。这两个城市一快一慢,一动一静,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就像我性格里的两个纬度。这次上海的旅行,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旅行。这次收获很大,上海之行仿佛打开了我渴望尝试的开关 。从上海回来之后,我就渴望去接触新的事物,去探索未知的领域。关于这次旅行的具体内容,详见文章
3个月的寒假结束,我来到了北京解锁人生的另一个阶段。来到北京的这几个月,我接触到了很多新事物,并对一切保持好奇和热情。
在大学的第一学期,我做了很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去了很多地方,尝试了不同的挑战。加入学校的记者团,做了两次人物专访,都被学校官微转载;学生会中期选举,去竞选学生会的学术部部长;尝试了解产品推广,做校园大使的兼职;建立学校的早读群和阅读群;与好友相互写信……
虽然有些事情并不想自己想得那样完美,但我觉得我去尝试就已经很棒了。虽然做采访写得稿屡次被要求修改,但痛苦之于,工作完成的满足感是很棒的。虽然早读群里早读打卡的人数越来越少,但我一直在坚持,我就很开心了。虽然最后选择辞掉校园大使的兼职,但是自己也了解到了一个app的研发与推广的相关知识。这是我以前从未想过的。
2019年,经历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心境。这种心境就是,当世界就在你脚下,任你去选择的时候,你却不知道该往哪走。因而有时候很颓唐,什么事情都不想做。想要逃到一个没有人的地方,安安静静的发呆,放空。或者一个人沿着一条路,一直走下去。只是时而看天看云,时而看山看溪。
2019年,"选择"也是我的年度热词 。从高考的学校专业选择,到大学里的各种选择 。我常常觉得自己还是个孩子,让我去做出这些选择太惨忍了。或许,学会选择,就是成年与少年的差别。
2019年,我面临了两道分值很大的单选题 。第一道是高考之后大学和专业的选择。第二道选择是现在正在面临的双学位和出国交换的选择。
我把高考志愿的选择叫做"安稳与挑战"。做一名老师挺安稳的。但总感觉脑子里有未知的东西在悸动。似乎渴望去尝试不一样的事物。高考的志愿是我自己填的。我的第一志愿是南京师范大学,第二志愿是华中师范大学 。但是,当时心里对老师这个职业有了一点动摇,于是在提前批里填了现在的学校。
我自认为我是把选择交给了命运 。因为这所学校在江苏只招5个文科。按照去年的分数线,我刚刚好压线,应该不可能被录取。但或许就是命运吧,我被录了。于是与一直以来的梦想学校南师大无缘了。
第二个选择是关于出国交换与双学位的。大二有去韩国交换的机会,但如果我报了双学位,就不能去了。(这涉及到学校的一些学分学时设置问题 。比较复杂,不详述。)
最后,在老师的帮助下,我选择了双学位。
关于选择,我很想问我父母,听他们的意见,但他们不会告诉我去选什么,他们只会说,你自己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只要不浪费时间,不挥霍金钱就行了。所以,从小到大,各种事情都是我自己在做决定,我常常是依靠感觉,我也不知道我以后的路会走成什么形状。但每一次选择都是一次成长。选择让我们长大。
2019年写出了几首自己很喜欢的小诗,尝了各种美食,去了上海,来了北京。经历了高考……
2019年,与众不同的一年。
2019年,我要与我的teens 说再见。
2019年的每一天都是做水果蛋糕的好天气。(作为最后一届江苏卷的考生,我很喜欢江苏卷语文的风花雪月。)再见。
2019的濯吳,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