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失业遇上波伏瓦:一个30+女性的自救手记

午后的咖啡凉到第三回,我盯着招聘软件上"已读不回"的对话框,突然想起波伏瓦在日记里写的那句:"我的人生总是在悬崖边上构筑城堡。"此刻坐在星巴克蹭暖气的我,和当年在巴黎左岸咖啡馆写作的她,隔着时空完成了某种奇妙的互文。

一、困在玻璃迷宫里的我们

你发现没有?这个社会对30+女性特别苛刻。上周面试时,那个戴金丝眼镜的HR总监边转笔边问:"您这个年纪,打算什么时候要孩子?"我差点脱口而出:"您这个年纪,打算什么时候退休?"当然最后只是微笑着保证:"三年内不考虑。"

这种对话每天都在上演。BOSS的数据说我们求职周期比男性多47天,要我说这数字还是保守了——朋友群里转发的岗位要求里,28岁已是年龄天花板。某大厂HR私下说:"职场妈妈像定时炸弹。"可他们忘了,正是我们这些"炸弹"在深夜哄睡孩子后继续改方案,在团建日带着吸奶器出差。

记得去年部门裁员那天,总监拍着我肩膀说:"小林啊,你这种中生代最尴尬,工资高但性价比..."我盯着他头顶稀疏的毛发突然释然——原来焦虑会转移,就像波伏瓦说的,衰老是逐渐被剥夺可能性的过程。

二、巴黎咖啡馆的启示

失业第二周重读《成为波伏瓦》,突然被34岁的她击中。那年她正在写《名士风流》,遭遇创作瓶颈后竟收拾行李跑去美国游学。要搁现在,朋友圈肯定炸锅:"三十好几还折腾啥?""不结婚不生娃去浪?"

但正是这种"作",让她在自由与责任的钢丝上走出了自己的哲学。想起前同事陈姐,被裁员后把育儿群变成知识付费社群,现在带着三十个妈妈做亲子疗愈课程。她说:"以前活成名词,现在要做动词。"这话多像波伏瓦的"存在先于本质"。

三、在星巴克重建罗马

最近常驻的星巴克角落成了临时办公室。左边考研的男生,右边写方案的自由设计师,我们组成奇妙的失业者联盟。昨天听见设计师打电话:"张总,这个项目我可以用AI辅助..."突然惊醒:原来中年危机解药是终身学习。

我开始把失业期当作"存在主义假期":上午投简历,下午学AI绘图,晚上在读书会讲波伏瓦。上周试着把求职经历写成小红书笔记,意外收到出版社约稿。你看,人生就像波伏瓦的开放式关系,总有意想不到的支线剧情。

四、成为自己的可能性

前天面试又被拒,回家的地铁上刷到波伏瓦这句话:"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塑造成的。"突然笑出声——既然都是后天塑造,35岁怎么就不能重新捏个自己?

现在的我包里总装着三张名片:原公司市场总监、亲子社群主理人、自由撰稿人。HR问起职业规划,我就学波伏瓦眨眨眼:"在成为更多可能性的路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成为的。”波伏瓦如是说。 如果一个女性以自己的思考作为整个群体发声,你怎么能不爱她。 📙...
    熙熙妈妈读书阅读 182评论 0 4
  • 01凌晨三点的深圳科兴科学园,33岁的李航熄灭办公桌上最后一块屏幕。他揉着发胀的太阳穴,突然发现钉钉消息列表里躺着...
    ggyying阅读 69评论 0 2
  • 为什么世界总不听话 人们总是希望这个世界按照自己的意愿运转,希望身边的任何人都听从自己的安排。事实上你会发现,让别...
    静888阅读 12,514评论 1 45
  • 因为小时候的家境并不富裕,幼年的西蒙娜没有鲜艳漂亮的衣服,没有形形色色的糕点,没有太多的玩具,也没有很多有趣的消遣...
    syakei阅读 523评论 0 3
  • 1946年6月,波伏瓦在《迷宫》(Labyrinthe)上发表了《模糊性的道德》的初版引言。 在这篇文章里,波伏瓦...
    嘿hey鱼阅读 66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