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讲了个前两天经历的事儿。
他应好友之邀,滥竽充数地参加了一场金融讲座,某酒店会议厅,环境各方面都不错。
讲座下午三点准时开始,主持人简单介绍了公司的情况之后,便把话题引到了主讲嘉宾身上,台上的投影幕布随即展示出该嘉宾的相关简介,满满当当地足有十来个职衔。
紧接着,讲座开始了,中间穿插了三次抽奖和一次茶歇,然后结束。
朋友几乎全程补觉,唯一的收获就是拍拍照发了个朋友圈,为自己“充实”的生活打了个call。说白了,装B一下而已。
嗯,还有个收获就是拿了一份随手礼。
以前从事金融工作的时候,我也参加过好多这样的讲座,感受如出一辙:这无非是主讲嘉宾的才艺表演而已,一个个的听起来都可厉害了,只不过似乎在座的客户们没人认识他。
讲座的流程也毫无新意:貌似谦虚的自我介绍,差点上天的行业经历,和盘托出的市场判断,如果不买你就是傻逼的结尾。
生活当中此类的事情不在少数,因为总有人喜欢往身上贴标签,且越多越好,他们希望借此给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想借此达到让别人崇拜或者膜拜自己的目的。
和这种人一见面你就别想清净了,呜啦呜啦一顿讲。
这种人我们暂且称为[加法人]。
与之对应的,还有一种人叫作[减法人]。
这种人谦恭内敛,言辞简练,更多的活动发生在他们的内心,他们给人一种沉稳的印象,有点神秘。
回想一下,你身边一定有这样的两类人。
事实上,大多数人在年轻的时候都在不自觉地做加法人,而后随着阅历的丰富慢慢变成了减法人。
我也不例外,两年前我还是个正儿八经的加法人。
越不自信越没实力的人越喜欢做加法人,反之,那些厉害的角色通常都是减法人,我曾经看过一个成龙的纪录片,有一个场景是他和一个台湾的年轻女演员同时去拜访一位好莱坞大导演,那也是成龙第一次去见那位导演。
见面后,成龙微笑着和导演握了手,简单地说到:“你好,我是jacky,一个香港演员,很荣幸能拜访您”,然后就谦虚地递过去一些影盘,说这是我拍过的一些作品,如果愿意的话您可以抽空看一下,很想听听您的宝贵意见。
而另一位女演员在打过招呼之后便迫不及待地和导演说起自己到目前拍过了哪些作品,与哪些知名导演合作过,一共获得了多少奖项等等,那个导演出于礼貌,配合着赞叹到:amazing!然后就继续和成龙聊了。
我们不排除成龙当时已经取得的成就给他增加了不少光芒,但是细想想,既然已经和这位导演提前做了预约,那他一定对二人的情况都做过相应的了解,各自的代表作品肯定也选择性地看过,心里肯定有了自己的判断,最起码是艺术层面的判断。只能说女星当时的做法属实不合适。
除了上面所说的外在特征之外,加法人和减法人又有哪些内在的差别呢?讲起来也蛮有意思的,两者内在的差别刚好反过来了——表象为加法人的内心里住着一个减法人,表象为减法人的内心里住着一个加法人,说起来有点绕,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加法人逃避对内在的建设,减法人不断地丰盈自己的内心。
这是不容置疑的社会现象。
仔细看看身边那些蹦跶的最欢的应酬狂,酒桌上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扯着嗓门儿昭告全桌:我认识谁谁谁,那个谁谁谁和我是铁哥们儿,我的朋友都倍儿屌的……只可惜,他们也许真的很屌,但是你只是个屌丝。这种加法人总是忙于包装自己,朋友开上豪车了他晒一下,朋友换豪宅了他也发个朋友圈庆祝一下,每天总是关注着别人的生活,却从不肯安静下来踏踏实实地让自己也成为一个厉害的角色。
而那些表象为减法人的群体,却一直不断地进步着,他们尽可能地规避掉无效社交,尽可能地支配好自己的时间,把工作和生活都规划得井井有条,然后由内而外按部就班地建设着自己,随着时间的推进,他们的强大与日俱增。
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做着加法和减法,如果能量守恒定律也适用于此的话,我相信每个人的内在与外在相加应该都是零和。
希望有一天可以这样介绍自己:
你好,我是XXX!
而非这样介绍自己:你好,我是XXX,是XXX公司的董事,同时也是XXX公司和XXX公司的第二大股东,曾经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