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墙|转角遇见绿色,得享一份夏日清凉

色彩斑斓的立体绿化为建业里颇具历史感的建筑墙面增添了生命力。

连日高温令人叫苦不迭。走在路上,皮肤被晒得发烫,如能遇到一片绿荫,真是幸运。烈日当头的室外,当空调这一现今人们最为依赖的降温设施无法施展,人们发现,利用地面、屋顶乃至建筑物墙壁上的绿色,可以寻找一份高温下的清凉。

专业科研人员的试验表明,绿量越高,降温效应越强,林荫道下的温度可降低5℃至7℃;而一幢被植物包裹住的建筑,室内温度将下降5℃至10℃。在上海,立体绿化已开始各显神通。

炎炎夏日,绿荫道成市民消暑“圣地”

都说大树底下好乘凉,炎炎夏日,绿荫道成了许多市民的消暑“圣地”。比如在延中绿地,就有许多人前来纳凉。晚饭后来这里散步的市民王先生说:“在这里就觉得比其他地方凉快。”

林荫道中究竟有多凉快?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教授级高工傅徽楠做过评估,夏季时,林荫道下的温度可降低5℃至7℃,降温程度与树冠大小、树荫面积和植株距离有关。

上海林荫道种植树木以香樟木和悬铃木为主,香樟木四季常青,适合用于城市主干道,延中绿地就以24棵香樟木开启了城市中心绿地的建设。人们熟悉的法国梧桐属于悬铃木科,冬天会掉叶子,所以适合种植在夏天需要遮荫、冬天需要阳光的居民小区。

不管如何,有无树木遮挡的区域,温度相差非常大,市民也非常希望市区能出现更多林荫大道。傅徽楠表示,“十二五”时期上海新增100多条林荫道,总林荫道数量已接近200条,为夏日城市带来更多凉爽。

把高大乔木搬上屋顶是上海绿化的创新

人们习惯于在地面的林荫道纳凉,但你可知道,屋顶上也有林荫道? 北外滩白玉兰广场楼顶栽种着80多棵大树,最大几棵是朴树,胸径约20至30厘米,树冠直径约8米。

这是由上海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领衔的市科委《立体绿化技术集成研究及应用示范》项目。项目相关负责人张浪表示,向屋顶要绿化增量已成为许多国家的通用做法。上海以往屋顶上大多种植草坪或低矮灌木,把高大乔木搬上屋顶是上海绿化的一次创新。

为让高大乔木牢牢固定在屋顶上,课题组做了三道“保险”。首先是与建筑领域科研人员合作,在建筑设计时把“树木在哪里种”“怎样受力最合理”等问题考虑进去;第二,为每棵大树加装一个方框形固根桩,方框隐藏在种植层中,从外面看不出名堂,却在泥土中牢牢固定树木;第三,利用拉锁固定大树。

乔木搬上屋顶,为绿化提供了多种选择。现在,白玉兰广场顶楼形成了一个错落有致的屋顶花园,乔木有朴树、银杏、白玉兰、香樟等86棵,灌木有海桐、石楠等300多株,共计8860平方米。“我们做过试验,绿量越高,降温效应和消减空气污染能力越强。”张浪说。

为城市添绿,攀缘植物是最大“增量”

不久前,中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人工气候室主任完成了市科委关于攀缘植物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研究,得出结论:如果一幢建筑被植物完全包裹住,室内温度将降低5℃至10℃,如果城市70%建筑都种植攀缘植物,至少可为整座城市节电2.5%。

为何垂直绿化植物墙也能降温?陈金星表示,这是由于植物的蒸腾效应,就如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植物的正常体温是27℃至28℃,水分从活的植物表面以水蒸气形式散失到大气中从而带走大量热量,把它周边温度维持在植物“体温”附近。

上海年均降水量约1100毫米,这使得攀缘植物几乎不用管理就可生长。陈金星认为,为城市增添绿色,攀缘植物是最大的“增量”,不妨从高架道路下开始种植。试想一下,当车辆驶过,看到高架下一派盎然绿意,不仅有效降低城市温度,缓解热岛效应,而且令人身心舒畅,心静自然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大露台东面计划焊接3层阶梯状铁架,泡沫箱体作为培植土容器,分箱种植。每排约5个箱体,每层阶梯高50cm,宽40cm...
    海绵城市阅读 2,097评论 0 0
  • 马铭宇 屋顶花园的防水构造作法 一) 楼房屋面的种植构造,根据气候条件主屋面结构分述如下: 1)少雨地区,种植土厚...
    技术汪阅读 2,509评论 0 1
  • 今天小曾回来了,上午至午饭在宿舍和王同学聊了好久,基本三句不离她的新男友,果然恋爱里的女人就是不一样。下午一...
    辛德瑞拉_7d9e阅读 224评论 0 0
  • 特别赞同郭德纲先生的一句话,就是其实我挺厌恶那些不明白任何情况就劝你要大度的人,你一定要离他远点,不然雷劈他的时候...
    宝菇凉先森阅读 415评论 0 2
  • 文/影三郎 翠绿的松柏透过二楼窗户 闯进了我的视野 雨滴答,滴答敲打着枝叶 滋润着我的心田 灰暗的天空,湿润的街道...
    柠檬成汁阅读 145评论 1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