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说话的最佳时机

卡耐基说:“要想把话说得恰到好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把握住说话时机。说话的时机,常常就在瞬息之间,稍纵即逝,时不我待,失不再来。因此,对说话时机的把握,比掌握、运用其他说话技巧更难更重要。”

孔子在《论语·季氏篇》中说:“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这段话的意思是:“不该说话的时候说,叫作急躁;应该说话的时候不说,叫作隐瞒;不看对方的脸色变化便信口开河,叫作闭着眼睛瞎说。”以上三种毛病都是没有把握好说话的时机,或者是没有注意到说话的策略和技巧。说话要把握时机,该出口时才出口。然而,要把握说话的最佳时机,并非易事。

说话适合当时的场合,还要适合当时的时间。说话的内容不论如何精彩,如果时机掌握不好,也无法达到有效说话的目的。听众的内心世界常常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即使对方愿意听你讲话或接受你的观点,你也应当学会选择恰当的时机。如果你喜欢看棒球比赛,你就会发现,棒球运动员即使有良好的技艺、强健的体魄可是没有把握住击球的决定性瞬间,棒就落空了。说话也是这样,抓住时机是最重要的。

什么时候才是这“决定性的瞬间”,怎样才能把握并及时抓住,没有一定的规则可循,主要看谈话时的具体情况,凭你的经验和感觉而定。

在交际场合,常常出现这种情况:有的人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十分健谈;而有的人即使坐了半天,也无从插话,找不到话题。

这就是一个“切入”话题的时机问题。

怎样才能及时地“切入”话题?

第一,尽快找到双方共同关心的基本点

小李刚到北京时,租了一间地下室,又在二手市场买了些廉价电器。其中,有台很便宜的冰箱总是“罢工”。修理工面对这台“老爷”冰箱,也感到很棘手。

一次,一个年轻的修理工上门帮小李修冰箱,鼓捣几下后说:“哥,这台冰箱不好修,配件都不好找了。”边说边收拾工具,一副要走的样子。

小李想起去请修理工时看到他跟一个姑娘在聊天,于是说道:“刚才那个女孩是你女朋友吧,真漂亮!”修理工一听小李夸自己的女友漂亮,不由得高兴起来,于是向小李谈起了他女友的种种优点。两个人的关系逐渐亲密了起来,这时小李说:“我真羡慕你,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又有一个漂亮的女友。我呢,刚来北京,工作不固定买了这么一个旧冰箱却又老是出毛病,害得我都不敢买新鲜食品。”

这时,修理工爽快地说:“别着急,配件我帮你找找。”他摸出电话,很快就搞定了配件问题。

一个小时后,冰箱又开始运转了。之后,两个人还互加了微信,成了好朋友。

如果没有发现有用的共同语言,很多时候都是很难谈到一块的。第二,寻找发表自己意见的最佳时机

有共同语言之后,什么时候“切入”话题就显得很重要了。

比如在讨论会上,什么时候是最佳发言的机会?如果你第一个发言,虽然能够给听众造成先人为主的印象,可是,一般情况是,因为时间尚早,气氛难免显得沉闷,听众尚未适应,不太好调动他们的情绪。可是如果到了后边再讲,好处是能够吸收别人的成果,进行有效的归纳整理,显得井井有条,或针对别人的漏洞,发表更为完善的意见,可是因为时间太晚,很多听众都会觉得疲倦,希望尽快结束发言而不愿再拖延时间,因此效果也不理想。

根据这些情况,经过研究证明,最好的发言机会是在第二或第三个人发言之后及时切入话题,这样的效果最好。

在这个时候,说话的气氛已经活跃起来,如果你不失时机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常常最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

研究证明,反映情况或说服他人的最佳时机是对方心情比较平和的时候。由于劳累、不顺心或注意力集中在其他事情上时,他们是没有心情来听你说话的。

选择时机,是一种尊重对方的表现,同时更是发挥说话效果的好方法。只有对方对你所谈的事情感兴趣的时候,你的话才会产生应有的效果,达到预期的目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