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青年文摘被翻烂的时光

那时候的杂志就像饿汉面前的肉包。因为没什么人敢带小说书进教室。杂志在被老师发现后还可以美其名曰是在为最后的语文作文积累素材。老师便也不会多说什么,最多让你先收起来罢了。

要说杂志是肉,那段时间真的是狼多肉少的。记得一本新杂志买来,自己看了两三篇文章后,这本杂志便再难回到你的手中。

很久没有看过和买过青年文摘或读者这样的杂志了。回想起来,那零零碎碎的阅读时光给一天都坐在教室里的我们带来的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安慰。最享受的便是周六的自习,通校生不在(虽然我也是通校生,但是只要学校里有人,我是肯定在的,这点让我被不少通校生所鄙夷),人少给教室里带来了难得的又轻松的安静。老师管的松,挑个窗边晒得到太阳的座位,带个耳机,开始静静地看着新买的杂志。那种状态对压力的缓解,就像从酒吧到茶室的调和一般。尤其是到了高三的那个春天,没人在意桌上还有一堆堆空白的讲义,我们还是人,我们还需要生活,我们的灵魂还需要食物。

一本杂志在手中停留的时间是不会超过两个小时的,在你享受的中途,就会有从你身边路过的汉子让你看完了马上给他。也会有前排的女生转过来笑着问你,“能不能一会借我看一下”。然后便是书的使用权交换,附带着“你一会儿看完了给那个男生哈”。几次下来,最中间的那张页子往往是招架不住的。若哪个懒得走路的男生扔了几下,封面也遭不住两天的洗礼。

我是最贡献杂志的,开始在自己手中的时间也往往不会超过半个小时。回想起来,那是一幅漫画都能笑很久的时光,一篇散文若是读到了喜爱的句子,下次的语文作文里,肯定会出现它。

再想起来,青年文摘于高中生的意义就像上甘岭的那个苹果。被埋葬在题海中的灵魂太需要一点滋润,哪怕只是一篇散文,一幅漫画,一个笑话。

现在有了大把的时间,却几乎没再看过青年文摘。但那些被翻烂的青年文摘,和那些同青年文摘一起匆匆翻过的岁月。我是无比的感谢且怀念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