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一条蜿蜒的曲线,是浩瀚银河系里隐隐约约的行星轨迹,望不到尽头。人的生命于宇宙苍穹,如转瞬即逝的一道光,来过、幸运而珍贵,消逝、短暂而渺小。一树唐朝的花,一座宋朝的楼,一口明朝的钟,一把清朝的椅子,甚至一坛五十年前埋下去的酒,如果它们愿意,都可以获得比我们更久远的存在。站在城市广场中间,看日头缓缓落下,残留一片绯红,来来去去的人消失了,一扇门关闭,另一扇门开启。
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然而,生命的最终归宿就是死。无论你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小辈,无论美丑、高矮、胖瘦,都免不了也回避不了死亡的宿命。也许死亡,是世界上最公平的一件事。如何思考死亡,平静地面对死亡,是我们作为人必须引起重视的一件事。幼年时期,中国传统文化上是让小孩子回避死亡的,看到车祸、死人就会被大人捂住眼睛;鬼神故事也曾让这个迷信国度的人们充斥着对死亡的恐惧,因而衍生出信仰,信死后升天,来让人获得内心的宁静,寻得一个万无一失的安全归宿。而一切追寻安全的根源就是恐惧或者说惧怕死亡。那么恐惧是不是可以再寻求解决的方法呢?我以为,充分思考死亡、了解死亡必会平缓恐惧的骇浪,生命的湖面会平静纯美,简洁有力度。思考死亡就是这样一种精神催化剂,可以把人从必死的恐惧中升华到更高的生存状态——那就是兴致勃勃地生活。对于死亡的觉察,如同手脚并用地攀爬一座高山,山顶上,一览众山小,使人不由自主地远离了山脚、山腰处万千琐事的凝视,为生命提供辽远、开阔和完全不同的视角。许多看似无法跨越的忧愁与痛苦,在死亡的烈度面前,都变得稀薄。
毕淑敏曾在一所名牌大学讲过一堂公开课,课题就是关于死亡。印象深刻的有一段年轻学生写的墓志铭。
这里安息着一个女子,她了结了她人生的愿望,去了另外的世界,但在这里永生。她的一生是幸福的一生、快乐的一生,也是贡献的一生、无憾的一生。虽然她长眠在这里,但她永远活着,看着活着的人们的眼睛。
高尚是高尚者的通行证。
我不是一颗流星。 生是死的开端,死是生的延续。如果我50岁后死去,我会忠孝两全:为祖国尽忠,为父母尽孝。如果我5年后死去,我将会为理想而奋斗。如果我5个月后死去,我将以最无私的爱善待我的亲人和朋友。如果我5天后死去,我将回顾我酸甜苦辣的人生。如果我5秒钟后死去,我将向周围所有人祝福。
一个20岁的年轻生命在思考死亡时能如此从容不迫,让我自愧不如。我回避死亡、惧怕死亡,谈及这个话题就觉得苍白、沧桑,就像人们喜欢破土而出的芽、花团锦簇的春天,厌倦枯木落叶、冷风刺骨的冬天,因为这是生命之花的绽放与凋零,也反映着人们对生命的喜爱和对死亡的厌倦。
《挪威的森林》有一句话:死并非生的对立面,死潜伏在我们的生活中。虽然并不中听,但坦然接受和面对并非什么坏事。痛苦有两种存在形式——包裹着和开放着。比起包裹着的痛苦,开放的痛苦似乎更好一些。有些人不敢敞开自己的痛苦,是因为惧怕打开痛苦那一瞬间刺入肺腑的疼痛。但包裹着的痛苦会像癌症一样生长,蔓延,吞噬我们的心灵。人生并非完美,我们存在的意义就是不断完善人生充实生命的过程,其中的挫折、失败、凋零、衰老甚至死亡也并非就一定坏,他们只不过是人生中的组成部分,是必经之路。换角度想,这是一件伟大的事情。因为死,我们更珍惜生。假如永远不会死,那人生如何都显得无所谓。因为挫折和失败,我们学会了勇敢和坚强,我们变得成熟而独立,睿智而充满经验。甚至我还想到,基因一代代往下传递,肉体却在中途不断被抛弃。我们承载着传递人类基因的使命,即使有一天我们不存在了,我们的一部分也会以另一种形式存在,这不得不说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
人生弹指芳菲暮,当年意气风发,指点江山,如今缠绵病榻,虚无苦短。生死面前,很多事没有计较的必要。如果有一天我死了,我希望死在家里,死在亲人们的关爱里,死在我自己的祝福里。当那一刻来临,回想我的一生,我爱过,我笑过,我哭过,我来过,足矣。一颗星陨落,带着人间的温情跨越无数岁月和命运的阴霾,将生命之光擦得闪亮。愿生如夏花般绚烂,死如秋叶般静美。回归心海身处,那片幽蓝深静中,我是鲛人,依然会为死落泪成珠。
死是沧海遗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