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
社会实践报告
晋中学院
政治与历史学院
15历史学本二班
类型:共享单车维护
成员:牛志强
张泽鹏
郭雁欣
王婷婷
实践单位:晋中学院
政治与历史学院
15级历史学本二班
实践时间:2017年7月
目录:
一、社会实践主题
二、社会实践的参加者
三、社会实践的时间
四、社会实践的地点
五、社会实践的目的
六、社会实践的具体内容
七、社会实践的心得感受
八、社会实践的问题和建议
九、对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社会实践主题
体验社会、勇担责任
二、社会实践的参加者
牛志强 王婷婷 郭雁欣 张泽鹏
三、社会实践的时间
2017年7月
四、社会实践的地点
市区各大共享单车点
五、社会实践的目的
通过对共享单车的具体实践,了解共享单车的运作方式,以及自行车使用情况和自行车的使用年龄段,充分展示出我省在绿色环保方面在我省中的领军地位。同时自身要承担社会责任,从自己做起,绿色环保,保护环境。
六、社会实践的具体内容
(一)关心慰问老人,和老人聊天,并询问本市共享单车老人自身使用情况。
(二)帮助共享单车工作人员对自行车进行整理,并参与自行车不同地点的调配工作。
(三)给工作人员带去慰问品,让勤劳的工作人员工作之余带来一点的欢乐。
(四)充分了解公共自行车运作流程
共享单车借还车操作简便:
1、借车
用户在站点锁位扫码,锁具执行开锁,用户即可取走车辆。
2、还车
用户将自行车扫码随车锁具插入横梁或立柱电子防盗锁,系统自动判断读取车辆芯片信息,计算借车时长、费用等,锁定车辆,即完成还车。有的系统还车后须刷卡确认,部分系统支持还车不用刷卡。
3、手机APP借车。部分系统具备这一功能,已办卡用户临时未带卡,可以通过手机app发出指令,实现无卡借车。
用户的借还车信息、消费信息,可在站点智能控制器(柜)进行查询。站点主要布局在居民生活工作集聚区出入口、公交车站附近,重点解决"公交最后1公里"的问题。是城市公共交通的组成部分。
七:社会实践的心得感受
我们认为作为城市交通的组成部分,共享单车具有以下优势:①不存在大气和噪音污染,可为居民和旅游者提供便捷的绿色出行方式,提高城市的绿色竞争力,同时骑车还有助于强身健体,减少城市病的发生;②为城市提供1-5公里的短途出行解决方案,成为城市交通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提高道路资源的利用率,缓解道路交通拥堵,解决公交出行"最后1公里"难题;③与公共汽车相比。自行车具有体量小、操作灵活、可达性好和投资少的特点。可作为轨道交通接驳的辅助性工具,最大限度地促进各种交通资源的合理利用,满足居民多层次的短距离出行以及不同出行目的的交通需求,便捷、高效地集散客流,提高城市交通的整体运行效率。
这一次参加社会实践和之前几次是不一样的,因为这一次和赚钱无关,而是要走上社会,考察我们市的公共自行车系统调研,着对我来说真的是第一次,我感到有些无助,没有任何头绪来参加实践。不过还好,我周围有很多的同学要和我一起参加实践,我可以和他们一起参加实践,可以一起学习了。 为了倡导绿色交通、减少环境污染、提升城市品质,市政府开始实行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我们觉得很欣慰。希望我们的城市越来越好。
八:社会实践的问题和建议
1、投资额巨大,运营成本高昂,受益人群有限。2、借还车数据缺乏权威监督,普遍存在虚报骑行人次的现象,夸大项目的社会效益。
3、设备遭破坏严重。
4、缺乏行业标准和质量规范。
九:对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调整app
2:建设和维修专用自行车道.
3:限制机动车的出行,宣传和鼓励使用自行车.
4:将共享单车系统纳入公共交通系统,真正实现地铁,轻轨,公交和自行车一体化,实现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难的问题,从而真正缓解城市交通的压力.
总之,只有当人们觉得骑车比开车或成公交车更方便时,人们才会乐意起公共自行车,一旦骑车的人多了,城市的交通压力自然就小了.
附:晋城共享单车—小强单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