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上顶的地标是钟楼,刚到歙县时,真不晓得它是这条古街的核心地标,一个低矮的两层木阁楼,上面挂着电子时钟,甚至连独立的门牌号都没有,贴在中和街63号的房子边上。如果说特别一点的,只有在歙县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中排名靠前,第22号,老集和堂药店还在它身后是23号。
现在我不这样认为了,倒不是得知它是民国时代的建筑,在老城区,明清时期的堂、屋与牌坊数不胜数,而是它在歙县人心中的地位,祖先把钟楼建在中和街最高处,无论是报时与城防,都与民众密切相关,百姓严选。随着中和街的历次改造,商业中心的民国建筑已经不多,作为徽州古城中轴线上的中和街,作为中和街中心的钟楼,文化展示的功能与价值也更加重要。再仔细看看县文保是在2006年,在眼皮底下又没被改造的遗存真是少而又少,时光严选。
在中和街一天天变新变靓时,它还是一副老样子,忽略它也好,看重它也好,钟楼都不卑不亢,从容淡定,确实内心强大。近年来钟楼迎来高光时刻,在文旅活动中一直扮演重要角色,晚上投影灯给它打上徽州两个大字,瞬间让这条现代化街道时光倒转。也时常有乐队在它身边演唱,钟楼又是时尚前沿。今年又成为鱼灯巡游核心节点,就是折返点,每晚都聚集着大量游人,现在好多居民不一定去府衙,但一定、会到钟楼。即便如此,白日里过去,看它还是老样子,历经百年风雨依旧指引注视着我们。
如果说明、清两代,“税务上顶”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中心,那现在的钟楼也是中和街的分水岭,钟楼东以饮食为主,西侧仍以服饰为主,而新开的店则多向餐饮业靠近。
老百货公司宿舍在47号,下面有5个铺面,天籁数码,土货栈,瞳明眼镜是两个铺面,衣品社已关店,61号有多家铺面,依次是“一皖面”,不止古城潮牌店。知味徽菜阁,星辰朱砂。这里也是新南街头,又是中山巷口,几家店面随着中和街的红火和钟楼的热闹,租金上行,店面不停换手,最初只有一个精配钥匙小铺,其它都空着,后来陆续装修改造,先后是毛小豆童装店,棉麻女装专卖,多多精品女装,土特产、“口渴了”饮品、福妞小吃店、有间山货店,馨馨小屋。现在依次是古法仙豆糕,古城方糕,问政粿吧。
钟楼中和街对面的店铺多数是文创,54号徽鲤映巷文化创意馆,主营鱼灯,56号安然(6妹)时尚女装,58是历史建筑,以前经营内衣,现在是知府鱼灯店,有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鱼灯。60号是上海双面羊绒,现在卖纯棉秋衣秋裤。大北街在58号和60号之间。
62号以前是两家店,一个卖歙砚茶盘,一个是文创。64号以前是两家女装,“悦己”和“依之彩”,现在依之彩在卖歙砚,悦己牌子还在但也变成国风饰品店。66号中老年服装,有时还能在视频号里看到他们在直播,非常亲切。以前是“爱尚”服饰;68号曾是“虹雨”精品服饰,现在是钟楼文创。卫生巷两侧是禾适和依目了然,都是女装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