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全家人去游泳,大宝邀请了幼儿园的两位同学。接下来事情很值得思考。
邀请了两个女同学,一个女同学没有家长陪伴,需要Tyger和太太Melon照顾。另一个女同学在妈妈陪伴下和我们一同前往。能够那游泳,还托太太的运气,咱们只需要花平时的价格就能在五星级酒店游泳。五星级酒店的泳池很漂亮,设置也很完善,婴儿区-少儿区-成人区一应俱全。更为重要的是,偌大的三个池子,居然没有人,咱们一行三大四小,相当于包场。看着这池碧水,这头深圳蓝,心都醉了,大家纷纷宽衣解带,解暑戏水。
经过简单的热身,大儿子和他的另一个女同学很快适应了婴儿游泳区,套着泳圈,尝试着去成人区,适应脚不着地的感觉,兴奋且欢乐。Tyger知道这就是挑战未知,探索未知的快乐和刺激。太太Melon同样给小儿子套上婴儿游泳圈,面朝面,各种打气,小儿子的小肥腿也学着打水,时不时传来咯咯咯地笑声,大家都享受着蓝天碧水带来的畅快和惬意。
让Tyger很奇怪的是,这位由妈妈陪伴的女同学从始至终都在婴儿游泳区。Tyger于是走了过去,静坐一旁,不声不响。原来这位家长出于安全考虑,反复告诫孩子,那是成人区,不能去。知道了原委,Tyger给家长和孩子互动了一下,离开了。
这时,小儿子因为“得意忘形”呛水了,哇哇大哭。接下来,他怎么也不愿继续,太太解开游泳圈,抱着他,嘴里说“呛水了,没关系,有妈妈在。”儿子一个劲地哭,太太一个劲地安慰。大儿子看我过来了,一把抱住我,也不愿意下来,显然被弟弟的呛水过程也吓了一跳。
于是,我们连同那个小女孩转战少儿泳池。回到少儿泳池,大家再次找到了踩在地上的踏实感,欢呼雀跃声再次响起。这次我们的欢呼引来了对面的另一位女同学,她牵着妈妈的来到了我们的少儿区。
她看到能够和我们一起,显然非常高兴,露出了笑脸。赶紧加入我们,这一心急不要紧,身体打滑,整个身体掉进了水池,这一摔,呛了一大口水。妈妈赶紧说“说了不要过来,说了不要你过来”。
接下来的故事,大家不用猜也知道,任凭我们怎么鼓励孩子,孩子都“圈在”婴儿区玩耍,既不愿意去少儿区,更是惧怕成人区。而小宝在情绪平复后,继续在少儿区游玩,后来和大家来到了成人区。
Tyger写下这篇简书,是想和大家探讨一个概念“危险”。什么叫危险呢?过马路非常危险,刀叉等尖锐物非常危险,热汤热水非常危险……日常生活中,危险无处不在。
父母的作用是什么呢?降低风险,险而不危。
1.因为由父母在,所以绝大部分的危险,我们都能做到“险而不危”,孩子会呛水,孩子更会调节,某种意义上他们就是在呛水过程中学会了游泳。
2.因为父母只能做到“险而不危”,孩子需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进一步控制风险。就以故事中的“另个一女孩子为例”,她显然是平时过度保护,所以她不会真正保护自己,她不管不顾地踏进少儿区,被教育了一次,但是她的母亲进一步“强化她不可以”的认知。
游水结束,大家都很开心,三个小伙伴手牵手回家。Tyger希望的是有第二次游泳的机会,能够引导她走进少儿区,挑战成人区。
在孩子呛水时,请多从心理角度给到孩子需要的——呛水是游泳的一部分,难受,但需要接受。
Tyger相信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他们会逐渐明白,呛水是游泳的一部分,跌倒是行走的一部分,失败是成功的一部分。正如歌词中唱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既然古难全,那就勇敢的接受,全面接受。从今天起,请和孩子说“呛水了,没关系,有妈妈在。”因为只有父母接受呛水是游泳的一部分,孩子才能欣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