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第一次有了冲破家庭束缚的想法,却被王熙凤打破了!
嗨,大家好!简书号虫子天下原创文学点评第四百二十期上线啦!上一期,虫子天下给大家说的是,在秦可卿的葬礼上,贾敬没出现,贾赦和贾政作为秦可卿的爷爷辈的人,却出现在了送葬的队伍当中,这有点不合常理。只能说,贾政和贾赦是为了自己的官场地位而出现的。这一期,咱们继续来聊聊小说《红楼梦》的故事。
在秦可卿送葬的时候,贾宝玉和北静王见过面之后,便随着送葬的队伍继续前行。在到达最终目的地铁槛寺之前,贾宝玉还有一番偶遇,那就是遇到了一个叫二丫头的人。大家都说,在曹雪芹的《红楼梦》当中,经过曹雪芹的几次删减,书中出现的每一个人物,都有其确切的出现的目的。那么,这个二丫头的出现,到底是何用意呢?宝玉到底是怎样的人?
其实,在贾宝玉偶遇二丫头的描写当中,就已经体现出贾宝玉第一次有了冲破家庭束缚的想法。只是这个想法太过简单,而且太不成熟,只是贾宝玉内心世界最真实的想法。而且,这个苗头,却被王熙凤打破了!
对此,咱们先来看看书中关于这段的描写,在书中第十五回《王凤姐弄权铁槛寺 秦鲸卿得趣馒头庵》中,有这么一段描写:
一时上了车,出来走不多远,只见迎头二丫头怀里抱着他小兄弟,同着几个小女孩子说笑而来。宝玉恨不得下车跟了他去,料是众人不依的,少不得以目相送,争奈车轻马快,一时展眼无踪。
在这段描写当中,曹雪芹用不多的笔墨,描写出贾宝玉对二丫头的依依不舍。“少不得以目相送”,说明此时贾宝玉的心里,是对二丫头非常的神往的。贾宝玉神往的,并不是二丫头本人,而是二丫头所过的生活。只是,此时的贾宝玉,被王熙凤束缚在马车当中,身边还有那么多的随从,贾宝玉是无法奔向自己向往的生活的,他的这个想法,一瞬间就被王熙凤给打破了。
如果这一点,还不足以显示是被王熙凤给打破了的话,那么王熙凤自作主张的不让贾宝玉骑马而坐马车,就体现的尤为明显了。在为秦可卿送葬的队伍当中,在来到铁槛寺之前,所以的男性都是骑马坐轿的,所有的女性都是坐车的。但是王熙凤却不让贾宝玉骑马,而是跟着自己一起坐车。
王熙凤为什么要单独让贾宝玉坐车呢?其实,书中已经有了具体的答案。对此,书中有这么一段描写:
凤姐儿因记挂着宝玉,怕他在郊外纵性逞强,不服家人的话,贾政管不着这些小事,惟恐有个失闪,难见贾母,因此便命小厮来唤他。
看到没,王熙凤因为担心贾宝玉“在郊外纵性逞强,不服家人的话”,这才让贾宝玉和自己一起坐车,这不正是从一开始,就堵死了贾宝玉想要冲破家庭束缚的想法了吗?
另外,二丫头只是一个普通村庄的小丫头,过的是庄户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最平凡的生活,贾宝玉为何要神往呢?这就说明,贾宝玉偶遇二丫头,看到了自己向往的生活!
虽然说,在荣国府当中,贾宝玉作为家中唯一受到宠爱的男性,过惯了丰衣足食的生活,过惯了爱耍小性子的生活,但是当他看到二丫头之后,自己的小性子再也使不出来,反而被二丫头的率真所吸引。
不仅如此,二丫头不仅率真,还和乡下的小伙伴们一起,过着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的生活。“同着几个小女孩子说笑而来”,说明二丫头与小伙伴们之间,是纯真的真挚的感情。而贾宝玉在荣国府当中,虽然也是与姐妹们有说有笑,从表面上来看,与二丫头的有说有笑没什么分别,但是二丫头的有说有笑是没有尊卑贵贱之分的,而贾宝玉所遇到的有说有笑,却是存在着强行附会的感觉的。
所以,从二丫头的身上,贾宝玉看到了自己真正想要的向往的生活,就是不分尊卑贵贱,所有人都是同等的身份,该说说,该笑笑,没有任何身份地位的羁绊。但是,贾宝玉的这种想法,只能说明是不切实际的,且不说被王熙凤给打破了,就算没有王熙凤的阻拦,贾宝玉就能真正过上这样的生活吗?
答案是肯定的,贾宝玉根本过不惯这种他所向往的生活。贾宝玉所谓的“以目相送”,只能证明他是在空想,而不敢去有实际的行动!所以,从贾宝玉一开始的这些经历,就注定了贾宝玉是一个悲剧的人物,自己想要的生活,自己过不惯,自己现在的生活,自己也过不惯。贾宝玉只是一个空有自己的梦想,却不敢面对真正现实的人。
那么接下来,在小说《红楼梦》当中,还有哪些你没注意到的有趣的故事呢?咱们下回再说!
依据事实,说出真实的感想!感谢您的阅读,欢迎关注虫子天下,看更多有态度的原创文学点评!如果你同意虫子天下的点评,希望能得到你的点赞、分享和转发!如果你不同意虫子天下的点评,虫子天下恭候您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