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商场逛街,遇到图书特卖,选择《皮囊》的理由很草率,只因为是刘德华作序。
其实一向的不太喜欢散文式的风格,一般的小故事难以牵引我的思想而继续读下去。但蔡崇达的这一本却让我有了一点点转变,对这样的文章有了兴趣。看似并不连贯的章节故事,却似乎有了特定的曲调和情感。
因在此之前,并不认识蔡崇达这作家,便对他进行了一系列的了解,并看了很多这本书的书评。褒贬不一看法各异——称赞的一方会觉得的对描写闽南的风土人情事故变迁有很深的共鸣,而批判的一方便在指责作者一个凤凰男在贬低别人卖弄自己。
实话说这种先入为主的感觉并不好,不过好在前面的文章还是很吸引我。前面的部分表述了人活一口气的父母如何在艰难中生存,以及父母这一代人的人生理念。在过去的年代里,只有拼了命的去抵抗贫困抵抗困难,用忙碌来忘记灵魂而放肆的去欺负肉体,完整的诠释了阿太所说的——“肉体不是拿来伺候的,而是拿来用的”。
残疾的那一章节描写了老父亲在中风后的执着坚持,寻找希望,而又不断的被现实所摧残的故事。台风来临之际,仍倔强的出门锻炼,生怕一次的疏忽导致自己永久的站不起来,而最终的妥协,终于碎掉了他所有的希望。
自我认为本篇的代入感很强,让我深深融入到一个倔强而不甘心的父亲所经历的 自建信心到满怀失望 到最终坦然等待的一系列的挣扎。求生的欲望、本应正常高大威严的父亲形象的逐渐倒塌。这一切情节 真实 合理。
然后,中间的几个章节描写了一些在童年时期朋友人生历程。
文展,有很强的自我规划。心心念念的大城市,心心念念的梦想与未来,却因兔唇,因心生怨念,与故乡越走越远,与“自己”越走越远。
阿小,格格不入。在小农村时,洋洋自得的香港感,他认为他不属于这个小农村,不属于现在的这个地方,眼高于顶,不屑与朋友玩。到香港后,不适应,欠债,死亡,破产,等等,是新的不适应,与故乡的好。但,他哪来的家。
厚朴,为了彰显自己对自由的向往,叛逆、张扬个性仿佛活出自我就是他此生的目的,而现实的抨击于梦想的夸大让他迷失了自己,一遍遍修建辉煌的通往自由的桥梁,而一次次的被世人压弯。
这几段很受争议,有人觉得这是在贬低别人来炫耀自己。有人说他这种看似冷静的笔墨却是在抨击别人的做法实在是三观不正。我无从考究也无法评判。可不管事实如何,我觉得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在我看来,作者传达的无非是一种踏踏实实的面对苦难生活来打磨皮囊的一种精神。不管你多激情满满,怀揣了多么大的梦想,都要清楚现实的标准,扎实的行进。就像他自己说的,“我只想着做好一点点的事情,然后期待,这么一点点事,或许哪一天能积累成一个不错的景观。”
而另一方面,仔细想想,那样的生活阅历,那样的家庭环境,那样的人文教育使得作者有一种超越常人的冷静和现实。从而使他有了跟那些朋友在看待人生上不一样的诠释。
“或许能真实地抵达这个世界的,能确切的抵达梦想的不是不顾一切投入想象的狂热,而是务实的、谦卑的,甚至你自己都看不起的,可怜的隐忍”。
再者说,众口难调,人们总是在阅读中去寻找曾经心里认同的方面,而很难去接受一些新的方面。柴静在看见一书中就曾介绍过,新闻工作者职业的必要性之一便是不允许带任何感情色彩的去传达事件误导观众,必须只关注新闻本身。而写文虽不如新闻那般严谨苛刻,但即使曾是新闻工作者的作者,也很难如把握这个尺度。
所以,若稍有些情怀的表露,便很轻易的被读者指手画脚。
最后的几个部分,认真地说,并没有留下什么太大的印象。而全文全部读完之后,也确实会有很多人都会有的疑问。“为什么这几位朋友都去世了,一个三十多岁的人难道就会经历这么多朋友不偏不倚的死?“
小时候刚刚开始读一些书籍的时候,总是感叹为什么作者经历的总是那么血肉丰富,精彩纷呈。而最终的理解便是,三分原型五分功力,还有两分与读者不相关的想象出来的情怀。所以不管本书中的故事是否夸大或者有些虚构,但传达的意义还在、警醒的作用还在,哪怕见解不一,但看完就是一种感觉想说,嗯,我懂你。
一口气读完这本书,可能节奏有点快,水平有限接收的比较散杂。推荐在某个静谧的时光,带着一颗接收的心情去读,去听他一个人在开口说话,去看他各种复杂精密的境况,然后 吸收它,理解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