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己说谎有三种模式,觉察今天的行为,我启动了第三种模式“推卸责任”。早上6点多老公提醒我:“今天上午8点俏儿上英语辅导班啊。”我心想幸亏老公提醒,不然我都忘了孩子上课这回事儿了。印象中那天孩子也说好像是周二上课。
于是7点10分赶紧叫孩子起床,洗漱后带孩子到单位吃饭,准备吃完饭送孩子上辅导班。路上走着的时候我对孩子说:“等会儿下课我接住你,你直接去钢琴班练琴,这样下午就不用再出来了。”孩子坐在后排翻看手机,说:“好像他们昨天都上完课了。”我说:“你都不知道上课时间?”孩子说:“我哪儿知道,我昨天手机都关机了。”很快就到单位了,吃饭的时候我打开手机,看到孩子学习群里的消息,课程昨天下午6点确实已经上过了,我说:“你看看昨天人家真是都上完课了,你也不知道。”孩子不客气地说:“我哪儿知道?我又不看微信,是你没看。”对面正好又坐着同事,我感觉孩子这样说话很不礼貌,语气又那样生硬,小孩子那么厉害干嘛?当着同事的面没法发火,但是我心中已经一阵恼火。
吃完饭把孩子送到钢琴班,一会儿时候,孩子就给我打电话了,说让我给她爸打电话让她爸来接她,老师上午不在钢琴班,上午不练琴,下午才练。
听到这里本来就有的恼火情绪又给激起来了,电话上直接批评孩子,接到孩子没好气地说:“钢琴班啥时候练琴你都不知道?”孩子说:“我哪儿知道了呀?我是上来看到门上贴的我才知道。”我没好气地说:“老师这是刚贴的?你平常为啥不好好看看?”孩子也没好气地说:“你不是也不知道?刚才还让我下课直接来呢?”我更加生气地说:“你是学生还是我是学生?自己什么时候上什么课自己都不知道?”孩子大声说:“别说了,都怪你和我爸不负责任,不看手机,还怪我!”我更生气怒气冲冲地说:“多小的一件事,你总要顶嘴,总有理由。自己的事情自己都不操心,马上九点了我还到不了办公室。”
孩子没再言语,我知道她绝非是知道自己错了,她没再接话是因为她不想再和我理论了,在她心里反正她没错。
在我心里我也一直在责怪她,甚至还多少有点责怪老师,当时发现孩子没去的时候,为什么不打个电话,我们家离那儿很近,如果去很快就能到,也就耽误几分钟的时间。
所以,我们两个的模式都在互相推脱责任,孩子觉得是我不看老师微信上发的通知;而我觉得做为学生孩子自己不操心自己上课的时间段。当我们两个相互指责的时候,我们都把矛头指向对方,这时候一点儿都不会去反思自己的过失行为。这样对待事件的态度,对孩子和我一点帮助都没有,除了都在发泄情绪,我生气的原因从因为这件事到因为孩子不礼貌、不给我留面子的态度上。孩子为什么会对我说话没礼貌,是因为当她被指责的时候,她本能反应要来保护她自己,她很快启动她的防御模式,你说我啥我先找找你的错开说你。
上课时间已经错过去了,又输进去一段关系。一切都因为我们在互相推脱责任,都觉得是对方的错,当我们去怪罪对方的时候,我们就看不到自己的责任,为了证明自己对方是错的,我们还从其他方面找来证据,或者拿对方的话和表现当成把柄来谴责对方,我们争执、攻击,互相纠缠在你错我对之中。
透过今天的事件让我看到自己对自己说谎的模式是推卸责任,先看到自己的模式,看到自己这些自动化反应模式,不去攻击、不去指责已经犯错的自己。当我们很清楚看到自己的模式时,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们会有新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