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能替代学校吗?

我常常在电视上看到一则公益广告:几个不同身份的人分别对着镜头,说出自己的梦想。

其中有一个女孩说:未来五年,我的规划是开办一所互联网学校。

我就忍不住吐槽:现在的互联网学校已经泛滥了!


电脑端有网易云课堂、慕课、勤学网、跟谁学;移动端有橙子学院、得到、扇贝单词……

更别提微信群那些微课了。千聊、朝夕日历之类的,严格来说都算是“互联网学校”吧!


这样的“互联网学校”满足了我们的需求:碎片化、随时随地可以学习、价格便宜(免费的不少)、针对性强,甚至还有娱乐性......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说:传统的学校会被“废掉”了呢?

这个问题纠结了一段时间。深入一想:不可能


虽然微课的优点一大堆,但相对于学校来说,很多微课都缺乏一个关键的“底层逻辑”,那就是:我不保证你能学会。

学习的过程,不仅仅在于“我把知识告诉给你”,还包括“确保你能掌握60%以上”,不然你就要重新学一遍(挂科)。

微课之所以能够做到“碎片化”和“娱乐化”,在于它砍掉了“保证你学会”这个环节,夸大了“告诉你知识”这个过程,给你一种“只要听了干货,我就可以和你一样强大”的错觉。


我在各种微课上花过不少钱,但让我觉得最值回票价的,是小A的课程。

小A是一个华丽丽逆袭的成功人士。她的课程内容非常良心,不仅本身干货十足、还把自己在各种渠道整理的资源,毫无保留地拿出来分享给学员。但我认为,这种更适合一对一“辅导班”式教学;硬要扩充成一个班,就缺乏了应有的教育体系;

打个比方:跟正规网校比起来,她更像是私塾老师。


这样的“私塾老师”授课,还存在知识的接受问题。

老师本身很成功,但她不能把自己头脑里的东西100%地拷贝到我们脑中——假如,她今天甩给我10个干货,我能接住的也许只有6个,能消化的只有3个,最后运用到工作中的只有1个。

但她也只能负责抛出干货。全班那么多人,她们不可能一一照顾到位。

这时候,学校的教育体系就凸显出自己的优势了。


学校固然也不能保证你完全学会,但它有一套完整的体系,来提高你“学会”的成功率——课程开始前,要讲“绪论”,告诉你这个领域的底层逻辑、帮助你把知识框架搭建起来;按时上课,帮你建立规律的学习时间;布置家庭作业、批改答疑,确保你听进去了;定期考试,检查你是不是掌握了;扩展阅读,帮你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期末考试,检查你到底掌握了多少。

但微课仅仅注重其中“传授知识”的步骤,忽略了体系的存在。

就像懂摄影都知道,一台好相机,要看它的画幅、光圈大小、镜头焦段、快门速度……

而外行人只看像素。


微课不是完全没用。毕竟我们跨入职场后,很难再找到大块的学习时间,而是以“实用”为主、见缝插针地学习(这时候,我有点儿羡慕那些学生了。但我猜,他们肯定会不屑地说:上学这么累,我还想上班呢!)。

所以我觉得,我们没必要去对比孰好孰坏,各取所需就好。


至于如何判断一节微课是不是优质?其中一个方式就是:看它的体系是否完整、看它能否在“高效”和“系统”之间,找到平衡?

以及,看你的学习效果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