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行且伴长歌去,一路天涯赠远方

“新绿是朦胧的,飘浮在树杪,完全不像是叶子......”读到汪曾祺先生早年发表的这首短诗《早春》时,正是这样一个微风拂面,天高气爽的初冬时节。广东的冬,不同于北地早已开始飘起点点浮雪的寒,总是带着四季时宜“空山新雨后”的湿润绵长,亦裹挟着“天气晚来秋”的秋高气爽,直让人神清气爽,刹那之间便已冲淡了几分冬日已至的怅惘。


在读汪先生的散文集,从山川花鸟到人间草木,从四方食事到果蔬秋浓,当真一副“万物可期,人间值得”的灵动景象。拌菠菜、扦瓜皮;端午的鸭蛋,肉食者不鄙。人间百态,百生百像,都在这柴米油盐的气息中铺满了生活。而生活,何尝不是为这人间提供了生动灵越的舞台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数千年来群众人民的浮世绘卷;朝九晚五,昼出夜伏,同样为那些平凡而单调的日子,作出了勤奋卓绝的见证。

在读书的知识海洋里,确然当得上“万物有趣”四个字。观蔡澜先生《人间好玩》,数十年在美食研究的道路上奔波征程,委实当得一声“国之老饕”;阅作家陈忠实《白鹿原》,看关中大地波澜壮阔的岁月变迁,方知人生从来不易,弥生而多艰。赏于谦老师的《人间烟火》,从老北京胡同儿里跃然而出的闲散艺人,到德云社里忠实陪伴的经典捧哏;读傅雷写给儿子的《傅雷家书》,才知原来父子之情舐犊情深,父亲之爱浑厚悠长。


阅读,这个陪伴在我身边二十多年的知心好友,总是在我心中迷茫、看不清前进方向的时候默默关怀,静听心声。“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是诗仙李白笑对富贵皇权不屑一顾的朗然洒脱;“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是文豪苏轼经历乌台诗案的乐观豁达。诗传百家,词达万户,诗词是中华上下五千年古典文化的传承;文辞达意,见字知心,诗词更是宏阔历史朝代跌宕起伏进程中的普遍命运。

读水浒一百零八将,勇上梁山,为个人命运做出抉择;赏羽扇纶巾,浪涛拍岸,赤壁之战,火烧连云,一触即发。阅九九八十一难,万里星程,方得无我真理;观海棠依旧,桃花消逝,叹大观园一朝败灭,众人四散奔逃,白皑皑大雪落了个真干净。


狼烟熊熊,是“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战火咆哮;孤胆一人,是“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前路征程。年少壮志,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澎湃引吭;铁骑铮铮,是“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坚定决心。

“小轩窗,正梳妆,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是爱情至死不渝的浪漫写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是故人思旧难忘记忆的哀愁心绪。“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是美人神思风华绝代的绝美容颜;“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是记忆深处浮想联翩的那抹动人身姿。

在诗词的长河、文化的浪涛中,它们仿若一首首动人心弦的胡笛羌音,又好似一支支美若仙子的敦煌舞影。穿越在知识的海洋,游动在诗词的湖海,读书正如一盏明灯,总是照耀在我奋力向前的路上,指引着我不惧黑暗,坚定不移的向着心中的圣地迤逦而去。


读书是我人生路上的忠实伴侣。

相行且伴长歌去,一路天涯赠远方。长风济帆破浪处,自有书乡是吾乡。

阅万书,知百事,做一身正气胸有沟壑的朗世女子;教千人,诲众生,承一脉师责,才能终成蜡炬始干的辛勤园丁。

巴山夜雨,棋子灯花,愿与诸君秉烛夜游,当此共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