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5月13日这一天对我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早上5点左右我就起来了,因为这天的早6点,我要在百万计划群分享——能力是什么?
为什么会有这个分享?时间要追溯到5月9日的周二。这天是固定的百万计划课程时间。这堂课主要还是讲价值塔的内容,在讲解跟讨论的过程中,大家说到了落差,能力圈等词语。我顺嘴说了一句“我对能力也没办法很清晰的定义“于是有了这次的分享。


这次的分享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跨越,我从一个自我感觉什么都不会的人,变得有了那么一些信心。我开始理解有些时候不是我们不会,不能,而是我们恐惧所以停止前行。只要跨过那个恐惧,就是一次质的发展。
分享结束后受到了伙伴们的肯定。我知道很多伙伴其实对能力是有一定心理表征的,也许我说的东西他们在很早之前就知道。但是他们还是给我很大的鼓励,特别是韩MM还单独加我给我肯定和鼓励。在这里要谢谢百万富翁计划里的同侪伙伴,谢谢老大给我的机会。跟随老大真的让我有了很大的改变。如果你也感兴趣,可以扫码关注↓

下面是对整个过程的复盘:
目标:让大家理解能力是什么并知道如何找到自己的能力
达成度:7(自我感觉),能力是什么基本上解释清楚,但是在如何找到自己的能力上还有些没有讲清楚的点,导致小伙伴们有些误解。
过程:
刚开始接这个任务的时候,其实是冲动的。觉得太开心拉,老大给我安排了任务,这是老大给我的机会啊,一定要把握住。但当时我并不是理智的,我想假如是理智的那个我,或者是自卑的那个我,不知道是否还能那么充满信心的的保证可以完成。
第一天,脑子里什么思路都没有,我就去百度了一下“能力”的概念是什么。看到百度百科给的概念我整个人瞬间不好了,这解释的是啥?还是似懂非懂啊。这个时候小情绪就出来了,恐惧,自卑,小我不断的告诉我放弃吧,去干别的把。因为没有明确的思路,所以我像一只苍蝇一样四处乱撞,想到什么找什么。。(不足:老大曾多次重申思路的重要行,可是面临任务的时候,我还是没有先考虑清楚。思路相关文章—— 【 这才是职场最重要的能力】 【烧脑吧,如何制定高级战略? 】【 优秀的你,如何突破时间的限制 】)
第二天,经历了第一天的各种情绪,第二天情绪似乎更严重了。不知道怎么准备内容啊~
脑子里一直转着这个问题,突然就想到老大说的,“做事要先有思路,不能拿来就做”。“凡是要考虑清楚目的”。我尝试用PORT模型重新梳理自己的思路。如果对PORT感兴趣可以看永澄老大的【一个单词让你从执行者成为管理者】 【PORT,管理者第一思考模型】 就这样一点一点的梳理出目的,目标。确定了目标后,就需要考虑逻辑了,我应该用什么样的逻辑来分享?老大之前安排任务其实已经给了一个大概的方向,包括资源。因为抄了90天个人成长模型,所以很多关键内容不自觉的就出来了。
跟随老大这么久,相近也听过老大很多课,我就把老大讲概念或者上课的内容翻了一下。也找了一些自己之前购买的微课,很多对概念解释的逻辑大概都是黄金思维圈的逻辑——what、why、how。把内容套用一下,觉得这个逻辑不错,就把逻辑确定下来了。接下来就是往逻辑里填充内容了~

想解释清楚一个概念其实蛮难的,特别是心理表征很模糊的情况下。看了百科对能力的介绍,我还是感觉很模糊,说不清楚。我就想老大平时是怎么给我们解释概念的并找了公众号的文章。任务、目标和计划都是啥?它们之间啥关系?我发现老大给我们讲解概念的时候经常会做关键字的拆解。所以我把百度百科给的概念通过关键字的分析法一定一点的整理出来。不过这期间我其实是有疑惑的,就是我不知道能力概念的解释里,是否应该加有客观条件。我觉得没有客观条件也不能胜任任务啊。比如假如我不会说话,那怎么去沟通,去谈判。
我把理解的东西发给小伙伴们看,并寻求反馈。

在如何挖掘能力这方面,老大给了我方向。我就在百度,简书找相关的文章。我觉得有一点非常好的是,现在很多课程都鼓励大家在简书上投稿。这就给我提供了好多信息。所以第一版的how我基本上就把关键点罗列出来了。这个期间我看了很多简书文章,后来还找到了BBS1-4课我都看了。


基本上1.0版就是这么罗列出来的。
2.0把这些内容的顺序逻辑都做了整理,但这个时候因为内容还没有理解透,所以这个版本只是看起来不错经不起仔细的推敲,然后我又改了3.0版本。删减了一些内容,虽然觉得很多内容都很好,不过我衡量了一下,估计我的水平 也就能给大家讲明白如何发现及挖掘,在往后就有点难了。包括最初的技能矩阵我都没有放上去。然后把3.0发给好几个学习小群,请群里的小伙伴帮我审核我的概念解释的是否明白。期间大家也给了我很多的反馈。

也把这个版本发给了药山,邀请药山帮我把内容把把关,提些意见。这里要感谢药山,给我提了很多关键性的建议。比如加上技能矩阵,比如加些贴合生活,大家比较关注的例子,让内容不那么枯燥。
大家的意见整理后形成了4.0版本。
5.0是分享的早上改的,我希望自己的分享能更口语化一些,不要感觉很生硬。
亮点:
考虑清楚了目的,目标。有了如何做的思路,跟框架。
用关键字解释概念,让概念更容易被理解。
及时的寻求反馈,调整内容。
迭代优化5个版本,尽量高标准的要求自己。(能听到进去别人的意见,衡量这个意见是否合适,前提假设是什么?恐惧驱动,害怕分享的不好被人说,所以会有在优化优化的想法。)
不足:
一开始犯了没思路就做的错误,然后被情绪影响
PPT制作技能不足,为了节省制作PPT的时间,减少了图片的制作,图纹搭配不太合理。
心理表征不清楚,之前积累不够。
分享的节奏没有把握好,本来说是15分钟的,结果超时。
素材查找不够丰富,很多好的内容没法验证,导致很多内容讲解的模糊不清。容易让大家产生异议,迷惑跟错误观念。
亮点分析:
PORT+whw模型刚做完练习不久,印象还比较深刻。老大也一直在他的文章中给我们深化考虑清楚目的,目标,做事思路的重要性。
用关键字解释概念是受老大的影响,后来也在别的地方看到过这样的分析,觉得这样解释一个概念能让人很清楚的知其然还知其所然,不会产生异议。
在整个准备的过程中多次寻求反馈是因为自己对自己能力的不自信,同时也有MVP概念的影响,先完成在一点点的完善优化。
可以发现整个过程,我受老大的影响较多,无论是PORT模型还是黄金思维圈亦或是高标准做事等都是老大不断给我们灌输的一些本质的东西。这里就不得不说坚持阅读老大公众号的好处了,就算很多时候讲的内容理解的只有十分之一,那也总有内容留下来。长久下来就会在脑子里形成一定的印象,从而影响行为。老大说【小的改变靠努力,大的改变靠改变信念】我想就是这个意思,一旦想法变了行为自然就跟着变了。
整个过程我得到了什么?
1、获得了小伙伴们的认可,人也比以前自信了。不会遇到事情就先说自己不会、不行。不在事情没做的时候就否定自己,知道能力都是可以习得的,只要不断的去做。如果内在驱动力不够,可以适当的寻求外借的帮助。但一定是自己努力过了,而不是什么都没做就去寻求帮助。没有人愿意帮助一个不努力只想索取的人。所以要在平时经常考虑自己能给大家提供什么价值。
2、思想也发生了一些改变。很多时候我们都想做大事,却不知道小事做好也能帮助别人。好比我只是做了一个概念的分享,也帮助了一些人。所以不要因为事小而不做,要做,要高标准的做。
3、知道了平时的积累、刻意练习是多么重要。比如port,黄金思维圈。如果没有后宫组织的那场活动,我可能对这个内容的了解没有这么深刻。如果没有持续的抄写个人成长模型,我可能没办法想到那么多关键内容。
4、先完成在完美,是治疗完美情绪的最好良药。有情绪的时候我们要做的不是埋怨自己,要觉察自己的情绪问题是因为什么,针对不同的情绪给不同的解决方案。
715-米兔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