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识
仅仅是初次相识,就已经颠覆了一直以来印象中(或者说课本中)关于曾国藩的形象。
没有想到他在创建湘军之前已经是朝中重臣,没有想到他在弃文从武之初面临的局面竟如此复杂,没有想到他骨子里竟是一个爱国、忠心、有理想、有抱负的热血汉子。
从书中可以大体了解到,曾国藩的人生历程起起伏伏,但他始终保持着谨慎、勤奋的态度,人生高峰时不骄傲,人生低谷时不气馁,留给后人诸多为人处世的金科玉律。
在我看来,曾国藩最大的优点就是好学。每天的日课自不必说,仅仅是从官场到战场的华丽转身,没有谦虚好学的态度肯定无法实现。都说时势造英雄,如果没有太平天国的出现就不会有曾国藩在历史上的留名。但是,机会面前人人均等,不要怨天尤人感叹自己时运不济没有机会,也不要错过机会之后扼腕叹息,能否把握住完全看自己。有“时势”,也要有“决心”和“魄力”,如果曾国藩不是胸怀鸿鹄之志,又怎会成就他一生的壮举?
曾国藩另一个优点就是正直。从步入官场的那一刻起,他就一直告诫自己和家人要知恩图报,哪怕后来团练湘勇,他也是毫无私心,不像其他当朝的满汉权臣,自私自利,全然不顾国家的兴衰和人民的疾苦。手握大权时,考验的不仅仅是抵御诱惑的定力,还有内心的膨胀,犹如一架天平,稍有不慎便会向一侧倾斜。
他从不享乐,无论从文还是从武,始终都把工作放在首位;他也不爱慕虚荣,无论得意还是失意,始终都保持着自警自省。
原本团练湘勇是一心为国为民的好事,不料曾国藩却时时受到地方官员的排挤和来自皇权的猜疑。换做是他人肯定会明哲保身,但曾国藩却励志要有所作为,他把全部希望和热情都倾注在“湘军”的事业上,为国为民也是为己。
曾国藩的死敌是太平天国,一群教徒组建的另一个封建制国家,有着相似的等级、相似的制度,只是在外表上让更多想改变现状的人看到了与过去的些许不同,却也是镜中花、水中月。太平天国不是进步的代表,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是历史的倒退,比如禁止结婚,所以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它悲催的结局。
成也天国,败也天国。曾国藩因为太平天国的出现而发展壮大了湘军,但却在与太平天国的交手中一次又一次吃下败仗。也许只有真正经历了成功与失败才能体会到人生的真谛,才能悟出属于自己的人生之道。
二、审视
从复出练勇开始,曾国藩似乎逐步摆脱了霉运,不再屡战屡败,反而在失败中逐渐掌握了局势。
一方面得到朝廷的绝对信赖,不管这种信赖是暂时的还是被迫的,总之“两江总督”不是随便一个人都能胜任的,何况还手握重兵;另一方面太平天国气数将尽,破城灭国亦是早晚的事,这种伟业奇功足以让他在大清的历史上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
论军事,曾国藩并未亲临战争前线,只是在后方综合幕僚的意见进行战略上的宏观部署,他将攻城拔寨的重任交给了自己的亲信,是他的手下们为他一城一池地收复失地,消灭太平军,也将他推上政治生涯的顶峰。另外值得称赞的,应该是他花费巨资筹建了安庆内军械所,迈出了西学中用的第一步。
论文治,曾国藩在攻破金陵之后重振文风,加强对两江的社会文化建设,一时间所辖之地政通人和,百废待兴。这是他的长项,也是他面临的又一课题。回顾他的过去,从中央官员弃文从武到成为封疆大吏,他的传奇不仅仅局限于剿灭乱匪,更在于一次次挑战自我,转换角色,面对新问题不退让、不退缩,勇往直前地向自己的目标前进,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论修养,曾国藩近乎迂腐的思想却让他在动荡的大清晚期明哲保身,不得不说这是他的成功之道。忠贞不二只一心为国,排除干扰,心系大局;严苛要求只清廉奉公,如履薄冰,回报皇恩;勤奋好学只加强修养,博采众长,脚踏实地。不管身居何职,曾国藩对于学习一直秉承着坚持和严谨的态度,从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这一点着实难能可贵。
他研习《道德经》,参透“柔弱胜刚强”的真谛;他教导李鸿章,“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末世扶危救难之英雄,以心力劳苦为第一义”;他告诫曾国华,“……德与才,德才兼备最好,二者不可兼得,宁可用才低点而德好的人,决不可用才高德薄之人”;他领悟字、文、人的内涵,得出“含刚强于阴柔之中,寓申韩于黄老之内,斯为人为官之佳境”;他侃侃而谈读书的诀窍,在于熟读深思,在于看、读、写、作紧密配合……
曾国藩勤于学习也善于总结,而且每日总结,所以能够看破世间乱象,在迷雾中坚持自己的方向。在我看来,他有很多缺点,但他的缺点却不易被外人发现和利用,也正是因为这种“慎独”才让他能够善始善终。
古往今来,有成功就必定会有失败,战争的背后是数以万计的人为此牺牲,攻方、守方都是用血肉之躯来交换短暂的胜利,直到决出最后的赢家。
可是,真的有赢家吗?
曾国藩如愿以偿成为“汉臣第一人”,随之而来的是他的梦想成真和无上荣光,但同时他也意识到自己已成为众矢之的,有太多的历史教训提醒着他要低调、要放权,要避免“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悲剧在自己的身上上演,但,真的能够幸免吗?
三、评价
如果要用几个词对曾国藩进行总体评价,我想“谨小慎微”“鞠躬尽瘁”“眼光长远”“精忠报国”应该还算贴切。
攻下金陵城,成就曾国藩整个政治生涯的顶峰,当梦寐以求的荣耀和朝思梦想的功名都在他身边围绕时,他并没有更多的欣喜,或者说表面的高兴难掩内心的担忧——剿灭了长毛剩下的湘军该如何安置?面对朝野内外的非议和攻击,不能不考虑来自慈禧太后的压力,所以,为了家族荣光他忍痛裁军!
(一)
裁军、辞官,想急流勇退却身不由己。
应该说曾国藩始终都有一颗爱国的心,传统的程朱理学牢牢束缚着他的思想,他的终身目标就是报效朝廷,成为流芳千古的国家栋梁。
没有丝毫犹豫地裁军,以打消国家对他的疑虑;三辞两江总督之职,以高姿态回击世人的指指点点。虽然曾国藩的深思熟虑确实让他的处境转危为安,但同时也为缴捻失败埋下了伏笔。
与此同时,李鸿章却走出了和曾国藩完全不同的道路,他牢牢抓住手中的淮军并不断发展壮大,任凭他人如何批评、指责,他只用淮军的实际作用回击一切质疑——缴捻的胜利要靠淮军;上海的安定要靠淮军;国家军事力量的维持同样需要淮军。
一柔一刚,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你无法评判究竟谁对谁错,只不过每个人的信仰不同罢了,但不管为公还是为私,曾国藩和李鸿章维护国家统一的决心始终没有改变。
(二)
命运的转折——天津教案、两江马案。
盛极而衰是任何人都逃不了的宿命,只不过有些人能够急流勇退,而更多人则由于诸多因素身不由己,乃至最终身败名裂。
曾国藩并没有那样凄惨,但晚年的他确实让人心疼,为国为家操碎了心却承受着全国人民的指责和谩骂。曾国藩的最大优点在于,在当时的情况下,他能够无私地为国家默默地承受一切,哪怕他最在乎的名誉也能忍痛割爱,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天津教案为了国家的稳定不惜牺牲自己,最终被世人千夫所指;两江马案为了湘军的荣耀不惜“葫芦僧断葫芦案”,最终留下了自己的平庸让世人猜忌。
其实有的时候,并不是自己主动去选择就能避免留下遗憾,而是命运根本不给你选择的机会,或者只给你唯一的结果让你选无可选。
曾国藩的晚年虽光彩不再,但他卓越的见识和殚精竭虑的付出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
(三)
推动洋务运动迈出最重要的一步:选送人才留洋学习。
在闭关锁国的清朝,你无法想象选拔众多人才去所谓的“外夷”学习有多么大的阻力,就好比我们现在强大无比的乒乓球,如果将来有一天要向其他国家求教一样,那种心理的落差根本无法接受。在民智未开、眼界狭隘的当时,也只有曾国藩能在弥留之际为中国未来的道路指明方向。
师夷长技以制夷,是他用实际行动打响了洋务运动的第一枪,也是他坚持不懈开启了自强不息的新篇章。
改革是痛苦的,它意味着你可能孤独前行而没有支持者,它预示着前途漫漫却不一定会有成功的结果。实施过程中的阵痛也只有坚强的毅力才能挺到最后,也只有用长远的眼光才能看清楚它的未来。
这对我们现在的事业同样具有警示作用,很多事情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我们不断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而发展本身就是一个改革的过程,除旧迎新,不改变、不革新,如何能跟上时代的节奏呢?
四、后记
曾国藩的一生,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知难而进,甚至知其不可为而强为之。”一直以来,他深知办事之难在于人心不正、风俗不厚,但他始终力求先正己身,同时大力培养一批人才,造就一批好官,将他们当做种子,期待他们开花结果,实现天下应和的局面。尽管左宗棠在军事方面比曾国藩更胜一筹,但在识人、用人方面却远远不及,更不要说为国家长远发展深思熟虑了。
曾国藩的一生就像他的棋艺一样,平实,很少会让意外出现;沉稳,不管处于怎样的劣势,始终不慌不忙,从不心粗气浮,哪怕最后真的输了,也能从中总结教训,大不了从头再来。
曾国藩的一生在我的眼里不再是兵败之后投江自尽,也不再是课本上简简单单的几句“洋务运动的代表”,而是作为平民逆袭向上的励志书,而是作为臣民忠心为国的爱国书,而是作为官员自强不息的奋斗书。
要读懂他不只是读完这本传记就够了,还要在人生的道路上领悟那些做人、做事的道理,为己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