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看《请回答1988》,虽然早已经看过几遍了,但是每次看到那个胡同里的那群人在一起热热闹闹的时候,我的眼里总是充满了无限的向往。
1988年,我负5岁,可是到了2000年的时候,我已经7岁了,在我这有句俗语,说“7岁8岁狗都嫌”,是的,那时候我家阿旺是挺嫌弃我的,不过,我并不在意,因为那时候我天天忙着跟邻居小伙伴们一起疯。
那时我住在的那栋楼只有3楼,每楼大概有10几户人家,楼下有块水泥坪,冬天天冷的时候大家就会围在楼下一起烤火,平时长辈们有空也会在那闲聊,就像电视里每天大家会在胡同里闲聊,拉拉家常什么的一样。
亮亮姐姐,是住在我隔壁的大姐姐,我读小学的时候她就已经读初中了,我每天回家最喜欢的事就是跟在她屁股后面跑,她也没嫌弃我,反正她干嘛我就跟着干嘛。记得有天下午我在她家闲玩,两人走到厨房的时候,看见她灶台上有肉,本来想着弄烧烤的,但找来找去也没找到工具,最终就是把肉切成细条,往水里煮煮的沾点酱油就吃了,味道估计不咋地,但是却一直都记得。
她有个弟弟,也比我大,有时候周末过来玩,那时候流行看《还珠格格》,我们到周末人多的时候,就各自扮演里面的角色,没有手绢,就拿张卫生纸充当,然后模仿电视里的片段,跑上跑下玩的不亦乐乎。
南南,我们这栋楼的学霸,类似电视里的宝拉,但是脾气确实截然相反的,宝拉外冷内热,南南确是名副其实的大家闺秀,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不过我和她在一起玩的时间并不多,每次找她玩都要等她好一会,因为她要忙着参加课外辅导班,练习毛笔字,她还教过我,不过刚练得有模有样我就放弃了。我和她在一起玩的最多的就是踢毽子,现在去3楼的那个楼梯间依稀还能看到我们在墙上用粉笔的计数,不过后来她读初中就转学了,一直在外地,现在在协和读研究生,不孕不育专业,明年打算继续读博。
胡同里阿泽的家是小伙伴的聚集地,大家总是在那玩,我的长期扎根的地方是楼下邻居千千家。
千千比我小,女生,小时候跟千千玩得最多。记得有天早上我一没刷牙二没洗脸,头发乱七八糟的就往她家冲,她妈妈那天还给我拍了一张照片,现在还压在我的桌子底下。千千住一楼,以前在她家后面有个坡,冬天天冷下雪的时候,我们就把雪踩实,然后弄块板子滑下来,就当是滑雪了。有年千千家在搞装修,正好她家买了泥鳅,我们想看看泥鳅的化石,于是就在地里活埋了一条,不知道现在那条泥鳅的骨头还有没有。。
那时候的我们简简单单,每天最快乐的事不过就是放学后能在一起蹦蹦跳跳玩一会,没有精致的食物,没有高端的电子产品,有的只是说不完的话,停不下来的笑声。而现在,我们已经各自为了自己的生活在努力,在奔波,已经好久没联系过了,有时偶尔遇见竟然也没认出来,时间啊,把我们隔得越来越远。
我之所以这么喜欢这部电视剧,其实是因为看到电视里的他们,想起了自己的以前,只是不幸的是没有将那些友谊好好的保存下来,现在是剩下了依稀的回忆。
告别是我们长大之后学会的第一件事,也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件事,每天都在跟过去告别,每天都在跟未来相遇,人来人往,花开花落,不管怎样,不管我们在哪,只是都希望她们都能幸福。
那些年的天很蓝,那些人很好,那些笑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