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纷繁复杂,面对种种挑战,情绪及压力管理成为很多人关注的话题。
要做好情绪管理,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情绪。心理学给情绪的定义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和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通常我们能够经验到的情绪有快乐、愤怒、悲伤和恐惧,这些是基本情绪。在此基础之上,还有一些复合情绪,比如由愤怒、厌恶和轻蔑组合而成的敌意,由恐惧、内疚、痛苦和愤怒组合起来的焦虑等等。一般而言,情绪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并因此导致趋近或回避的倾向。理解和控制情绪需要某种“智慧”,心理学上称其为“情绪智力”。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觉察、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的能力。
2、利用自己的情绪更好地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理解情绪之间的复杂关系的能力。
4、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及影响他人情绪的能力。
从这个角度来讲,谈论情绪管理也是在开发和提高我们的“情绪智力”。那么,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如何觉察和理解自己或他人的情绪。
关于情绪,有个通俗易懂的解释,即情绪就是失控的欲望。当客观事物满足或情境符合主体的愿望和需要时,就能引起积极的、肯定的情绪。反之,当不符合时就会产生消极、否定的情绪。因此,一旦产生负性情绪,我们便可有意识地去觉知情绪背后有哪些欲望没有得到满足。
对欲望有所觉知之后,我们还需要学习通过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来表达欲望,从而获得满足。通过与外界沟通时所表现出来的方式,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与成熟水平。
能够直接表达诉求,是比较成熟的方式。比如工作累了一天,回到家里精疲力尽,不想做饭,能够直接跟老公说:“今天我工作太累了,不想做饭,你可以帮我吗?”这种对诉求的直接表达,可以让对方清晰你的需要,并予以满足。
还有些人呢,无法直接表达诉求,而是通过情绪或者躯体化的症状来曲折地表达。比如上面讲的例子,回到家后,不是直接说自己太累,希望对方做饭,而是表现得很厌烦,脾气很大,或者抱怨头很痛,不舒服。这样对方很难摸清你到底怎么了,需要做些什么来帮助你,结果往往阴差阳错,对方很难予以恰当的支持。
还有一类人呢,情况更糟,会采用指责的方式来表达诉求,一回到家,就横挑鼻子竖挑眼,结果激起了对方的防御,搞得鸡飞狗跳,彼此愤懑。
成熟的人表达诉求,不成熟的人表达情绪。最成熟的表达方式,是直接用语言清晰地告诉对方,你需要对方做些什么来满足你的何种欲望。反之,我们也可以透过对方的情绪,看到他背后的欲求,判断如何提供帮助,从而建立更加和谐的关系。
其次,我们要了解不管是积极情绪还是消极情绪,都有其价值。显然,很多情绪与生存问题有关,比如,遇到危险,会产生恐惧,从而激发相应的行动和反应,而一个从来不知道恐惧的人往往是危险的。情绪还能够帮助我们制定决策,因为它们可以为不同的选项赋予不同的价值。比如工作拖延迟迟没完成,我们会产生焦虑的情绪,从而推动自己尽快行动。
在人际交往中,情绪控制也十分重要。在许多社交场合,我们需要掩饰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意图。
那么,有没有好的方法来控制情绪呢?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就是深呼吸。深呼吸可以帮助自我放松、平复情绪,它不仅能促进人体与外界的氧气交换,使人心跳减缓,血压降低,还能转移人在压抑环境中的注意力,提升自我意识。所以平时我们可以有意识的练习腹式呼吸,吸气的时候,肚子鼓起来,呼气的时候,肚子收进去,保持鼻吸口出,呼气长于吸气。这种深呼吸可以帮助我们从强烈的情绪中平复下来,下次当你怒不可遏时,不妨试着先来几次深呼吸。
同时,心理学上还有一个“合理情绪疗法”,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因不合理信念产生的情绪困扰。这种理论还被称为“情绪ABC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该理论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 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第一个英文字母)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即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所直接引起。
错误信念也称为不合理观念,它常常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绝对化的要求。
比如人们常常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认为某事物必定发生或不发生。它常常表现为“必须”、“应该”或“一定”等。“我必须成功”、“别人必须对我好”就属此类。这种绝对化的要求无视客观事物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可能依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当某些事物的发展与其对事物的绝对化要求相悖时,就会感到难以接受和适应,从而极易陷入情绪困扰之中。
2、过分概括的评价
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它常常过分概括化为“总是”、“所有”等,以某一件或某几件事来评价自身或他人的整体价值。比如有些人遭受一些失败后,就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毫无价值”,有些女人受过情感伤害,便认定“男人都不是好东西”,这种片面的否定往往导致不良情绪的产生。
3、糟糕至极的结果
这种观念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那将是非常可怕和糟糕的。比如,“我没考上大学,一切都完了”,“我没当上处长,就不会有前途了。”这种想法往往由可能后果想象、推论到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甚至是灾难性的后果,这是一种非理性的信念,往往导致陷入极度的负性情绪中。
因此,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当遭遇各种失败和挫折时,要想避免情绪失调,就应多检查一下自己的大脑,看是否存在一些“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的不合理想法,如有,就要有意识地用合理观念取而代之,从而使情绪症状减轻或消除。
关于情绪,特别是负面情绪,还有一个误区,就是试图完全压抑或者消灭它。事实上,情绪是个心理现象,遵循“减多增少“的原理,意思就是说你越想减少,它会越多,就像弹簧一样,压得越低弹得越高。所以,越是想控制情绪,反而被情绪控制。比如,越是压制恐惧,越是疑神疑鬼,反而制造出出更多恐惧。
情绪特别是负面情绪,无非是一种信号,它来提醒我们,有些事情不太对劲,有些欲望没被满足,当它到来时,我们需要仔细倾听,看看情绪到底要告诉我们些什么,而不是急着去压抑或者宣泄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