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个玩笑,她怎么就死了?”

来源:看见心理企画社(ID:kjxinli)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写在最后


根据腾讯《看见校园霸凌:公众认知调查数据报告》,在3万6千受访者中,超过一半经历过校园霸凌,其中35.7%是受害者,24.2%是欺凌者,40.1%是旁观者。


在我们印象中,校园霸凌只有施暴者和受害者,但其实,冷漠的旁观者也是施暴者。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旁观者效应”,是指他人在场会抑制助人行为。


一些目睹事件的同学没有及时地去帮助受害者,他们都认为,老师、班干部或者其他知情者会帮助解决。且旁观者们也担心告密的话会被霸凌,所以采取不理睬的方式。而目睹或听闻事件的老师也容易低估事件的紧急性或严重性,从而决定不介入。


旁观者的冷眼旁观,会让受害者有被孤立的感受。


旁观者的冷漠也助长了霸凌者的理所当然,从而增加了霸凌行为再度发生的几率和可能。


电影《悲伤逆流成河》里,女主易遥在遭受到莫须有的误会以及最恶毒的谩骂之后,她最后选择和这个世界和解的方式,便是自杀。


而在她准备自杀的前一刻,她的同学,还都以为不过是和她开玩笑而已。


无论是霸凌者还是旁观者,他们总是这样,容易伤人而不自知。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易遥最后指着岸上的众人说:


“你们没杀过人吧,你们今天就会知道杀人是什么滋味,你们永远不会承认自己做过的事情有多恶毒。”


作家郑执曾在《生吞》书中说到:


成年人的善是复杂的善,孩子的恶才是纯粹的恶。


当你在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着你。我只希望,如果看到孩子在深渊旁时,有人能拉他们一把。


校园本应该是充满阳光。


不要让那些被霸凌的孩子,在最阳光的地方,背负着一生的黑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