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童时候的夏天,永远都没有现在走出空调房时这样热。那时,没有空调,没有冰箱,也没有各式各样的冰淇淋,有的只是轻盈蒲扇扑流萤,有的只是玻璃瓶装里的雪碧和可乐,有的只是大木箱子里单调的冰糕,以及新汲的井水里“冰镇”的西瓜。
记忆里盛夏,会有一个溜街串巷的小商贩,骑着大梁自行车,车座后面驮着一个方形木箱子。边骑车边叫卖,也有同学会利用暑假或双休日租一个冰桶,斜背在肩上,沿路叫卖,每当这个时候,我的注意力就会被这个声音吸引。是的,那个小冰桶里装的就是记忆里的冰棍。所谓冰棍,和现在的老冰棍味道差不多,大多是米白色,没有现在的颜色各异,标榜味道品牌各异。但单纯如那时的我们似乎不关心这些,吃冰棍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通常,木箱子上面需要盖一个厚厚的棉被,这样才能“保冷”,冰棍化得才会慢些。有人买冰棍的时候,小贩快速打开木箱盖子,小心翼翼掀开棉被一角,麻利取出一只冰棍,然后又迅速盖上棉被,合上木箱盖子。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害怕冰棍化得快。也因为这样,小贩从来都不在一个地方停留太久,待收完卖冰棍的钱之后,便跨上自行车,继续溜街串巷。
似乎只有这样,他才会赶在冰棍化之前全部卖出去。但有的时候运气不好,冰棍还是会化的。那些化得不很厉害的,他就会便宜卖出去,总之不会折本。
我非常喜欢夏天的傍晚,那个时候,商店里没有冰柜,家里更是没有的。父亲会从水井里汲出的井水。放进去西瓜,千万不要小瞧这些井水,它能让西瓜有“冰镇”的感觉。
夜凉如水,一家人在屋顶,边吃西瓜或是父亲自制的石花膏,边看天上的星星。夏风拂动,还能听到房屋后面的树上夏虫的密语,而茉莉花的香味在静夜里更加浓郁。这一切,颇有高骈“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的意境。
记忆里,乡村的夏天,少不了聒噪的蝉鸣,少不了满塘的蛙鸣,也少不了一群伙伴在月光下玩抓迷藏,或带上一个瓶子,将抓来的萤火虫一只只放进去…………。乡村的夏夜,虽诗情不浓,但画意颇具。
如水的光阴,将我带到这里,却回不到记忆里的夏天。纵使有空调、WIFI、进口瓜果,葛优同款沙发,总不如当年石阶夜凉,迎面茉莉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