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生和死不是反义词。活着不等于拥有,死去也不是失去。生死是外在于人的哲学范畴。所以谈生死没有意义,这种忌讳其实是一种智慧。

这样的想法境界很高,可是绝大部分国人不谈论生死都是因为恐惧和觉得不吉利吧。人类的天性会对未知的事物感到恐惧,越是不谈论思考,就越是恐惧,越觉得不吉利。像你所说的“生和死不是反义词。活着不等于拥有,死去也不是失去。”本身也是对死亡的一种看法和接纳,也不是一拍脑门就冒出来的想法,也是经过几番思考的。所以思考死亡的问题才能像你一样豁达的接纳,才能如白岩松所说的“活得好”。

幸福可以无限靠近,无法彻底抵达。

引用过梁漱溟老先生的话,人一辈子总要思考三个问题,按顺序,不能错。

先要考虑人和物之间的关系,所谓三十而立。然后要考虑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到中年错综复杂,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友,为人上级,为人下级,等等。接下来不可避免地,要考虑人和自己内心之间的关系,我从哪儿来?到哪儿去?活着有什么意义?

中年危机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你”会怀疑你曾经信奉的价值,不知道意义在哪里,所以要去思考,要去纠缠。

而有意思的是我在一本书看到是这么定义中年及困惑的。中年的困惑在于:一方面离人生的起点已足够远了,远到已不记得何时出发、为何出发;另一方面知道终点随时会来,但前路漫漫,暂时还看不到头。在这种情况下,人生失去了坐标系和锚点,自然就觉得困惑了。孔子说“四十不惑”,那只是美好的愿望而已,古往今来又有几人能够达到?

哈哈,想到什么写什么,思绪已凌乱。

未完待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冬天的被窝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惰性,不想起床,各位,早上好。
    被拆了绷带的米其林阅读 1,943评论 0 0
  • 诞生 历史: 体系结构: 虚拟机: [图片上传中...(image.png-727ab2-151524214138...
    Hathaway_桉阅读 2,435评论 0 0
  • 最近学到新知识,人的自制力是有限的,但坚持到底,并获得成功,一般用得是习惯。而习惯的养成需要的是行动和心态的统一。...
    宋焱阅界阅读 1,88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