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那年春天,大伯父被查出肝癌晚期,母亲要求我务必尽快回去见大伯父一面。请了两天假,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筋疲力尽的赶回老家。不敢相信,原本当过兵干净利落的大伯父,委顿在病床上,瘦得脱了像!浑浊的双眼流露出无尽的不舍,他拉着我的手,泪眼婆娑的说他还没活够呢,他要去首都的大医院,现在科技这么发达,一定能治好病;他说他想儿子,想看看他唯一的儿子。伺候他的两个女儿早已泣不成声,我左顾右盼,却不见大伯父唯一的儿子,我的大哥!
原来大哥前几天回来了一趟,没住两晚就说单位工作太忙,返回去了,家里人都埋怨他不该如此,已经轮番规劝却收效甚微!我心里一片悲凉,果真是久病床前无孝子吗?眼见老人家时日不多,工作就那么重要吗?!真的是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地步吗?
我愤愤地打通了大哥的电话,质问他到底在忙些什么,大哥的声音几近哽咽,他说连你都回去了啊,看到你大伯父了?我没心思与他寒暄,连连责问他为什么都这时候了还不回到父亲床前尽孝,许是压抑的太久,他近乎哭喊着:“因为需要钱啊,不工作没钱,拿什么给我爸治病啊!我爸想活着啊!”
彼时的我,被反问的张口结舌答不上来!大哥顶着不孝子的大帽子,远离了盼望儿子归来的父亲,拼了命的工作,希望能将父亲的生命延续的更久一些,真的是不孝吗?活着,亦是大伯父的愿望啊!
02
老公是个实诚本分的人,我们大学毕业以后结了婚,留在远离家乡的城市打拼,一年到头回不了几次老家,后来条件慢慢的好了,家里孩子六岁的时候,将老人接来一起生活,一方面能帮我接送孩子,一方面也可以一家团聚,本来一切的希冀都是美好的,可老公的孝顺,却常常成为引爆我们夫妻战争的导火索。
我是那种比较典型的讨好型人格,与公婆一起生活,常常有生活习惯不一致的地方,我大多数时候都会安慰自己,两代人嘛,两种生活环境,难免的!但是一些涉及到孩子的,我就很难妥协,比如将孩子的内衣裤与大人一起放在洗衣机里洗啊,或者追着孩子喂饭啊,边看电视边喂啊等等诸如此类的事情,可是讨好型人格,又让我难以直接指出公婆做法不合我心之处,或是委婉的表达没什么效果,这时候我就会和老公碎碎念,老公的反应,基本是要么不说,要么是嫌我事多,要么是指责我看不上他父母,从不会去劝说一下自己的父母。平时的生活中也是如此,活了三十多年,从没说过婆婆哪道菜做的不好,只要是婆婆做的,每顿饭都是以“今天的菜真好吃”开头!父母说什么都是对的,在父母眼中,他就是个脾气超好的乖宝宝,我公公在批评我儿子的时候,都会说:“你看你脾气暴的,得跟你爸一样,你看你爸又有耐心,脾气又好!”而事实上,老公跟我和孩子,不耐烦和歇斯底里,简直是家常便饭!他甚至会对孩子说我弄死你!!!
人人都夸他孝顺,公婆也引以为傲!我常想,何为孝?
曾子耘瓜,误斩其根,曾晳怒,建大杖以击其背,曾子仆地而不知人久之。有顷乃苏,欣然而起,进于曾晳曰:「向也参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退而就房,援琴而歌,欲令曾晳而闻之,知其体康也。孔子闻之而怒,告门弟子曰:「参来勿内。」曾参自以为无罪,使人请于孔子。子曰:「汝不闻乎?昔瞽瞍有子曰舜,舜之事瞽瞍,欲使之未尝不在于侧;索而杀之,未尝可得。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故瞽瞍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烝烝之孝。今参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也,杀天子之民,其罪奚若?」曾参闻之曰:「参罪大矣!」遂造孔子而谢过。——《孔子家语.六本第十五》
这篇孔子家语讲说了曾子被父亲打而没跑,反被孔子大骂的经历。孔子说了父亲这样打他而不跑,是大不孝。是陷父于不义。如果父母做得不对,而子女还是顺着父母的意思来,是大不孝。
吾深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