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幸运地,我从初中住宿开始就一直睡下铺。甚至每次开学前,比起拥有一个学霸同桌,我更希望能拥有一个下铺。
然后,好像上了大学一切都改变了一样。我的宿舍生活迎来了第一次睡上铺。
作为一个有强迫症的处女座,再加上急躁的性格。刚开学的那会我都快气得跳脚了。自从睡了上铺,叠被子铺床单各种小事变得相当费时间且低效姑且不说。很多时候,当我小心翼翼地爬上床,结果发现某样东西没拿上来的时候,这意味着我得再次重复刚刚的过程,我的内心真的是崩溃的。
在我的理想世界里,大部分事情可以以最直接的方式解决,而且我更希望很多事可以一下就做完。而且,只许成功,不许失误。
你要是问我为啥钟情于下铺,我可能也给不出具体的原因。只是睡下铺就图个方便,很多小失误可以用很少的精力去弥补。睡上铺非常限制人的活动,很多事情都不能用脚,做事的效率也无形中降低了(除非你会飘在空中的轻功)。
其实在为人处世上,我也明显能感觉到自己的“下铺思维”,我给它的定义就是:用最少的精力达到最高的效率,图简洁直接。而且往往对结果特别注重,理所当然把努力的过程和最好的结果联系起来。
开学两个月以来,对我影响最大的应该算是学校广播台的面试失利。从小对播音莫名感冒的我听说学校有这个组织时,几乎提前半个月就开始准备面试。从现代诗到新闻播报,我都跟着录音示范不停地练习发音,学习把握情感。我自认为在诸多面试者中,我付出的努力当是最多的。听着同学肯定的评价,我觉得我几乎半只脚已经踏进去了。
但是,结果却是我在最后一轮面试由于声音太小的“可笑”理由被刷了下来。
我抱着手机冲爸妈哭诉了半个多小时,爸妈甚至都对我对于广播台的情结感到讶异。其实,我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
这件事就像挥之不去的乌云,给我的大一新生活抹上了浓浓的一层灰色,甚至狠狠地嘲笑了我的自信与自尊一把。
我也一直问自己为什么对于没进广播台如此在意。真的是由于我对广播台播音工作如此热爱吗?但是我想到的答案连我自己都不愿承认。
内心的强烈自尊心和固执让我不愿相信是我的实力不够,我一直就活在自己编制的美梦里,觉得我的努力与我应该得到的完全可以对等。但是我并没有得到。这与我的“下铺定律”就冲突了,在我的幻想里,只要我去做了,就应该成功,这样才对得起我的努力。
所以,纠结了我一个多月的事,究竟是我真的放不下呢?还是我不愿也不甘放下呢?
很多时候,当身边的朋友遇到各种糟心事,我都是充当宽慰者的身份。但是面对自己的挫败,我好像并不是那么乐观。
回到上下铺的问题,随着时间慢慢过去。我好像渐渐感受到了一些小乐趣。在上铺,我可以缩到墙角安静地享受一个人的空间,读书也罢,听音乐也好,内心总会充斥着一股难以言说的恬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