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遍读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认知又得到些许提升。更细致地咀嚼先生每一节的内容与含义,更自觉地通过关注中国乡土社会的性质来进行城乡社会结构的无形中的比较,同时,也更严肃地思考着,乡村与城市的各有利弊。为了自己能够更好地输入,我尽自己最大努力进行输出,希望自己对每一节的理解更加成熟。
01 文字下乡
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
无论是“土”、“俗”还是“愚”,在这里,都并非其本意,而是乡下人可贵的一种朴实之风。正是有了这种特性,农村人才更能扎根于土地,勤勤恳恳,辛劳耕作,而非城市中的一些“自作聪明”与“投机取巧”。作者以“乡下学生识字”与“城里学生抓蚱蜢”为例,纠正了大多数人的定势思维。“知识问题,不是智力问题”。重要的不是个体在某一方面的优势与劣势,并不是个体或某个特定群体的智力问题,而是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所致。那么,文字的用途究竟怎样?费先生的一个生动的例子会使大家恍然大悟。
如果在你门上敲着要进来,你问:“谁呀!”门外的人十之八九回答你一个大声的“我”。这是说,你得用声气辨人。
这就说明了,文字并不是人与人互相交流与了解的唯一途径和最有效途径。反而,它有其明显的局限性。单纯地以文字沟通,很可能会造成辞不达意与阻碍情感的状况。正如我们现在所用的微信,在与人谈论与交流的过程中,同一文字,双方的不同理解即会造成误解。因此,先生提到,沟通的间接性与直接性。
其次,先生又提到了 “表情”与“动作”在表达情感上的精准性。其中一段动态描写可谓绝妙。
譬如:我可以和以为熟人说: “真实那个!”同时眉毛一皱,嘴角向下一斜,面上的皮肤一紧,用手指在头发里一插,头一沉,对方也就明白。 “那个”是“没有办法”, “失望”的意思了。如果同样的两个字用在另一表情的配合里,意义可以完全不同。
“皱”“斜”“紧”“插”“沉”,五个动词的运用,形象地描摹出说话人的神态,以及他所表达的内心情感。一句话通过不同神态与动作的临摹,其实际意义也会不同。连面对面的对话语言都能如此受到神态的“控制”,更何况看不到“人”的“文字”呢?如此想来,仅仅凭纸面上的冗杂文字,并不能精准达意,而引起误会也就再平常不过了。
再论“文字下乡”中,先生以时间格局角度进行分析,并以 “谁也不能剪断时间,像是一条水,没有刀割得断”的形象比喻来说明时间的不可复制与其永久流动性。而乡土社会中,人是靠里社会共同经验的积累,其所需记忆的范围和生活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人是不同的,他们靠的是大多是“世世代代日积月累的经验”,而非城市中日新月异高速运转的无法估算的变迁。其中先生以“新闻”为载体,透彻地表明了城乡之别。
都市社会里有新闻;在乡土社会中,“新闻”是稀奇古怪,荒诞不经的意思。
看起来也许会认为乡村社会滑稽可笑,但对于“生于斯,死于斯”的他们来说,不无道理。
因此, “文字”无论对于城市还是乡村,都是一种 “社会需求”,只是城乡生活方式与自然环境决定了双方需求的不同,导致表达情感的方式不同罢了。因此,以 “是否识字”来判断“愚”与否,才是最为愚蠢的行为。
02 乡土本色
“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费先生开篇点题,使读者对本书观点 “一览无余”。
我们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那么,到底什么才可称为 “基层”?我查阅了字典: “基层,指各种组织中最低的一层,它跟群众的联系最直接”。而中国本身就是以小农经济为主,男耕女织社会习惯,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与人文环境均得到改变和改善,存在于农村的 “基层”农民,靠自给自足生活的小农经济依旧存在。这里先生所用 “土头土脑”这个词,并非贬义,而是朴实中透露着对乡下人的尊重。 “土”,其语义就是 “泥土”的“土”,而非“不合潮流”之“土”。因你,费老随即说明 “土”义。
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
农村人的自给自足,绝大部分来自向土地讨生活,土地,就是他们的信仰,就是他们的必生追求。只有他们才能真正明白土地的可贵,才会珍惜每一抔泥土。为乡下人的 “土”讨回公道后,费老不忘进一步论述中国农村居住特点——聚村而居。我把费老所言原因简要概括为:
面积小,距离近
水利,合作
安全
土地平等继承
也就是说,基于以上理由,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才形成 “村落”。
本节中,先生提到了社会学中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
先生通过两个实例,阐明了“土气”与、“熟悉”与“心安”。
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这自是“土气”的一种特色。
我认为,这也许就是中国与西方的社会差异性所在。西方以“契约精神”为社会基本准则,而中国并无明确目的性地交往与合作,只是由熟悉到成以惯性的深度。
在费孝通先生这里”,“土气”和“俗”绝非贬义,而是展现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独特性与魅力。这种独特性并非“契约”而成,而是“熟悉”与“心安”所致。而“从俗即从心”更是最为核心,也最为朴实,最能展现乡下人憨厚的特性。
自然往往在人们不经意的地方出现,想要捕捉的时候,它们又被虚伪给替代了,所以时间上的艺术家多是画静物,天性的美在他们眼中是十分可贵的。
03 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个人认为,这两章为本书得核心观点。先生所提出的“差序格局”,精准地表达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的本质特征。先生以捆柴比西方团体格局,以一波波向外扩散的水纹比差序格局,更透彻地阐述了中西方社会结构德的差异性。我想,作者在这里所想表达的并不仅仅是中西方社会格局的差异,更是借此说明,人们看到和认为的中国乡土社会的缺陷并非真正的缺陷,只是社会生活方式和现状不同罢了。此书最为经典的部分就是先生对差序格局的形象表述:
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
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在“维系着私人的道德”中,先生又提到了这种“外推”与道德关系:
从己向外推以构成的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每根绳子被一种道德要素维持着。
由此看来,西方社会“一根根被捆扎在一起的柴”与“依靠绳子维持道德要素的”是截然相反的。因此,“平等”,在本质上只是个并不实质存在的社会现象。讲到“道德观念”,先生把它分为三类:
我认为,“道德观念”这个本身看起来主观的概念,也分为主客观分支:行为规范则为客观概念本身,行为者的信念属主观形态,社会的制裁则属于客观约束力。除此之外,先生提出了中国社会“伦”之习俗与重要性。
“伦”是什么呢?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
所有的价值标准也不能超脱于差序的人伦而存在了。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以“伦理本位”为特质,西方则以“上帝本位”为特征。而这“伦理”正是一轮轮波纹扩散开来的结果; “上帝”则为造成以共同任务而捆在一根根的柴的本质原因。
最后,我把这两节所谈到的中西社会结构的差异列成表格,以更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
04 家族
本节中,费老详细地解释了“家族”的概念。
家庭这个概念在人类学上有明确的界说:这是个亲子所构成的生育社群。
这种根据单系亲属原则所组成得社群,在人类学中有个专门名词,叫氏族。
由此我认识到,“家族”,即“家庭”和“氏族”,是一个单系亲属为支柱的延绵不断的整体。而这个整体又是一个事业组织,其中每个个体各有分工,各司其职,事业小,夫妇两人即可,事业大,其差序格局的一层层波纹,则派上用场。而中国存在的大多数“家族企业”的根源也在此。本节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则是先生对中国乡村男女关系的描摹,我才恍然大悟,为何早期中国社会的婚姻关系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原来是社会圜局所养成的性格,夫妇二人为了稳定生活各司其职,且并不把所有的感情寄托在彼此身上,仍是各有各的“社会圈子”——男人与男人干活与消遣,女人与女人之间干活与谈笑风生。怎不和谐?如此状态又怎会导致家庭“动荡不安”?
05 男女有别
首先,我对“感情定向”这个概念形成了一定的认知,即“一个文化形式所规定个人感情可以发展得方向”。那么,这个“文化形式”则起到决定性作用。由此,费老分析出了中国乡土与现代社会感情定向的差别:
这两者的本质区别则是:前者稳定,后者冲突。而正是这种“稳定”与“冲突”把中国社会的两种结构展现出来。男女之间的情感程度也决定了两种社会性质的不同。乡土社会中男女感情的“淡漠性”与现代社会中男女感情的“激动性”都导致了两种不同社会形态的形成。正是有了“男女有别”这个鸿沟,中国乡土社会才能保持稳定秩序。
06 礼治秩序
本节中,作者由“人治”、“法治”,引出中国乡土社会最基本也最独特的秩序——礼治。令我敬佩得是费老总是能够以最为人性化的语言打破我们思维定式,他说:
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
那么,“力量”才是落脚点,而这个“力量”,则是“传统”。
因此,因“传统”为礼治的重要力量,差序格局的社会也能作为中国乡土社会的特色,这里,我想从本书的视角与构成来说,感受到了,看问题需要视角转变。
07 无讼
乡间认为坏的行为却正可以是合法的行为。
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间发生了很特殊的副作用,它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但并不能有效地建立起法治秩序。
礼与法并行也许是对于乡土社会最为有效的治理方法。只单一地破坏原有的 “礼治”而一味地使村民们适应与滥用 “法治”,则是对乡土社会结构的一种由内到外的破坏。这并不适应于乡间事务的协调。因此, “合适”与“需求”对于一种社会结构与思想观念的改革与调整才是最重要的,而并非机械地以所谓“现代化”的格局与治理方式去改变原有稳定的乡村社会结构。
08 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
乡间认为坏的行为却正可以是合法的行为。
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间发生了很特殊的副作用,它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但并不能有效地建立起法治秩序。
迄今为止,无论中国如何 “现代化社会”,“长老统治”仍根深蒂固于大多数家庭之中,教化权力依旧是古今社会形态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所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证实印证了此类 “权力”。我始终认为,中国乡土社会的形态与结构虽然随着世界的变化与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而逐渐被瓦解,但其根深蒂固的持续多年的社会性能使不会说变则变的,它们一直生存于“现代化社会”的夹缝之中,不会轻易被淘汰掉。
09 血缘与地缘
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是社会性质的转变,也是社会史上的一个大转变。
“血缘”与“人情”不可分割。所谓“亲兄弟明算账”,也许只是在地缘关系逐渐确立时才形成的。但我认为,无论血缘还是地缘,中国社会中国中,“人情”总是在“从中作梗”,只要是处于中国社会形态之中,“人情”都是必需的。
010 从欲望到需要
我认为, “欲望”,是自发性的,无目的性的,而“需要”,则是有目的性的,利益所致的。在乡土社会中,维持人们行为的因素更多的是“欲望”,是一种自觉,是一种“文化事实”。因此,无论是 “行为”,还是 “功能”,无论是 “欲望”还是 “需求”,都是人们 “自由意志”的体现,都是乡土社会和城市中均不可或缺的主观意识。
“土”,无论作为名词还是形容词,都并非贬义,而是中国乡土社会的重要生存因素。 乡村社会结构的差序格局与西方社会的团体格局,是社会性质的差异,而非社会发展快慢的评判标准。因此,对中国乡下的 “藐视”才是及其愚蠢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