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四0七)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375/栀子豉汤

《伤寒论》第375条辨: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宜栀子豉汤。

【组成】:栀子(擘)十四个,香豉(绵裹)四合。

【用法用量】: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原文解释】腹泻以后,更加心烦,胃脘部按之柔软的,这是虚烦的症候,宜治以栀子豉汤。

如果病人有下利,下利以后心里更烦,这是虚烦。病人如果是便秘,汗不出,表汗出不来,小便也不小便,大便也不大便,这些都是实。当病人下利,流汗不止,小便很多,这些都是属于虚。

这个条辨下利以后,人更烦,按之心下是软的,这个下利不是便秘引起的下利,肚子里面没有东西,所以,这是虚烦,这就适合用栀子豉汤。

如果是心下鞕,代表胀满,是调胃承气汤证,这是实烦,如果是虚烦,就是栀子豉汤,这表示病已经接近好了,常在重病将近痊愈的时候服用。

腹泻虽稍为减轻一点,但更加烦躁了,按摩腹部却是濡软的,这是余热未尽的虚烦证。热利,而余热不尽,郁扰胸膈而致虚烦者,可治以栀子豉汤;若原为虚寒下利,由于阳复太过,虽下利止而又发生虚烦者,亦可酌用栀子豉汤治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