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花花绿绿的一搅和,有色盲的人应该是分不清红与黑了。即使没有色盲,让你说说这是鸟蛋还是四季豆恐怕也难。更不要说让你区分哪个是四季豆,哪个是五季豆,哪个是金豆,哪个是芸豆……
对的,这就是四季豆。云贵川很多地方都这样称呼这个物种。有的地如荆州还嫌四季豆这种称呼不过瘾,干脆给它加了一季,叫五季豆。
然而,理由呢?
理由?刘备借荆州时有理由吗?
有的地方把四季豆叫金豆有理由吗?
很多地方叫芸豆有理由吗?
菜场上卖的四季豆却是这个模样的,主要是吃它的豆角。做出来的菜品种繁多,无论是家庭一日三餐还是餐馆一年四季都有这货。
所以,现在看来,叫四季豆不是没有道理的。
这盘踞在竹棍之上的就是长在田地里的四季豆。不过还没有开花结豆荚。
记得四季豆的自然种植时间,如果不是大棚种植,应该是在清明前后。所谓“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我们老家一般把它叫“金豆儿”,并且为了节约用地,一般把它种在路边、田边、坎边。
当玉米发芽的时候,金豆儿也破土而出。
最先冒出来的是两片豆瓣一样的绿芽,像极了汉字的“丫丫”。
长到一尺多高,就要给它插“站站儿”了——用事先准备好的细长的竹棍或木棍,将大头削尖了,老(抗)上一捆,放在路边田边沟边坎边,对着金豆儿苗附近双手用力的插下去,然后把已经牵藤的豆苗的藤子轻轻的引导到“站站儿”上,再三根四根“站站儿”一棚的将他们头顶扎到一起,现成战斗力,此后,任凭风雨来,我自向天长。
这活儿不怎么费劲,所以一般都是爹妈带着我们,放学后三下五除二就插完了。
接下来,就等着开花结果了。
自然界真是神奇。
正在一年青黄不接的当口,金豆儿的豆荚就可以作人们的盘中餐了。
所以,勤劳的人应该是饿不到的。
不过,如同很多农村人家一样,我们家似乎都不怎么喜欢吃这种青豆荚。我们更喜欢的是等豆荚的籽粒饱满后,钻到棚子里,里里外外的专门找那种又大又饱满又不老不嫩的豆荚,摘下半花篓或者一背篓。
回到家里,左一下右一下的咔掉豆荚的两头带两边的筋,洗净沥干,和刚刚刮干净泡在木制水桶里的新鲜出土的洋芋一起下锅,大火猛煮过心后改小火清炖,加点事先炸好的油盐大蒜辣椒(也有热锅里先下油,将洋芋和金豆儿先抄几下,再加水煮的。),以及青花椒叶子。再焖一会出锅,每人一碗当饭吃,不要任何炒菜和调味品,吃饱为止。
成品大概就是下图这样的。
小时候,最喜欢的是下面这种颜色的四季豆。煮了也好吃。尤其是头一天和洋芋一起煮,等到第二天吃“现”的,哪怕洋芋已经变黑了,不论冷热,还是好吃。
至今,还怀念着老家那金豆炖洋芋的味道,那是妈妈菜的味道,那是不忘初心的味道。
(今天是母亲的生日,因为出差,敬以此文祝母亲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