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30 关于电商

记得马云说过一句话:“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我现在感觉因为马云的事业如日中天,反而天下的生意越来越难做了。

电商现在已经被做烂了,几十巨头的垄断下,其它电商的日子都不太好过。做线上的拉不来流量,做线下的成本太高。小本生意维持吃喝应该没有问题,但想做大就非常困难了。

线上引流的手段,已被这些大型电商发挥到了极致,所有的创意基本上都被人挖掘出来。就来现在所说的第一和第二,淘宝和京东。虽说是竞争关系,但双方各有特色,而且在相互学习。淘宝起初只做平台,自己不做品类,而京东以自营为主。后来由于京东自营加上自建物流,特别是211产品使得用户订单能即速送达,吸引了大量的流量。我自己这几天基本不上淘宝购物,还是以京东购物为主。

现在除了两大电商外,其它的电商很难有多大起色,如苏宁易购,其实苏宁有很好的基础:大量的线下门店和渠道,以及电商易购平台。但是苏宁的流量相对少得多,大部分用户用苏宁还是以电器购买为主,苏宁平台上品类没有京东全,而且前期的物流服务也远不于京东,后来苏宁也不停地追赶京东。但有一点是很难改变的,苏宁的基因,基因决定一个公司的成长。苏宁是做线下零售起家的,线下零售做的过程很辛苦,积累了自己的一套成功的线下商业模式,但这种模式在互联网时代是注定被冲击甚至被淘汰的,苏宁做了很大的转变,每年投入数十亿的研发团队在做电商相关的平台。但商业模式上确没有太多创新,比事:苏宁内部有支付工具易付宝,除了内部人以外,基本上没有外部的用户。苏宁银行,办了卡之后也很没有用户。苏宁做的事情大部分是赚吆喝,而没有产生实际的收益。因为京东前期是以线上平台铺开,主要是花投资人的钱,而苏宁用的是自己赚的辛苦钱,不敢随便动。而且苏宁的企业文化,董事长有绝对的权威,其它人做事都小心翼翼,缺乏创新动力。

传统企业转型的难度相当大,主要原因是大家没有凤凰涅磐的精神,也不敢做这样的决策,只是想通过内部改良,达到转型的目的。其实这样的难度可想而知,整个企业文件支撑的是原来的企业模式,而企业文化的变更非一朝一夕。而新的业务模式是需要朝气蓬勃的文化,好的文化能将一个小的团队做大。而大型企业的老板一般都是强人,而且也很要强,有不服输的精神,不然企业不会做那么大,这类人大部分是不信自己做不好,会坚持自己的想法,坚持自己的企业文化,将做不好的责任不停地归于下属的问题或者没有找到合适的人,而很少自我反省。如:万达电商不停更换CEO,苏宁引入的阿里高管三进三出等等。其实企业文化是很重要,但也要分不同的行业,你地产的企业文化适合于互联网行业吗?传统门店零售的企业文化适合于互联网行业吗?

现在可见的所起来的独角兽公司,如:滴滴、饿了吗等等,都是创业型公司起来的,而传统公司转型估计也是昙花一现,希望能有转型成功的案例出现,供我们参考解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内容属性: 生产时间2017年7月29日,内容保鲜期18个月,内容省略度5%, 内容类型:干货型。内容制作视角:全...
    青阳的桌边谈资儿阅读 29,870评论 9 169
  • 人类是唯一被神赋与了选择权的物种,这使我们在这个蓝色的星球之上显得如此的与众不同,但凡事有利必有弊,当每个人都可以...
    盈映空空阅读 3,051评论 0 0
  • 小时候荔枝过敏 对荔枝的记忆仅存在于荔枝味的果冻 咂咂 一不小心又到零点之后了 觉得画水彩还是不能心急 画急了就少...
    酒酿桂花小圆子阅读 2,206评论 0 1
  • 我很烦 烦死了 贼烦 特烦 十分烦 极其烦 非常烦 非常非常烦 啊啊啊啊啊啊啊 嘎嘎嘎嘎嘎嘎嘎 哈哈哈哈哈哈哈 呜...
    作家二美阅读 4,492评论 14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