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14组+朱文慧+【202002训练营-W3D3-乐活人生的ABCDE】

来自《活出最乐观的自己》第十二章乐活人生的ABCDE

      现在请你练习ABCDE模式。你已经知道了ABC各代表什么,D是反(disputation),E是激发(energization)。

        下面在你记录的5个不好的事中,找出你的消极想法,观察这些想法带来的后果,再猛烈地攻击这些想法,然后体会自己成功应对悲观想法后所获得的激发,把这些都记下来。这5件不好的事可以是微不足道的小事:邮差来晚了,别人没回你的电话等。请在每一个事件中采用四种有效的自我反驳途径。在你开始前,请先阅读以下的例子。

不好的事:我向朋友借了一副昂贵的耳环去约会,结果丢了一只。

想法:我真是个不负责任的人,这是凯最心爱的耳环,我偏偏搞丢了一只,她一定会很生气,可能以后都不理我了。

后果:我感到非常难过、羞耻和难堪,我不敢打电话告诉她这件事。我只是坐在那里,骂自己笨,想办法鼓起勇气打电话。

反驳:唉!真是很倒霉,我丢掉了凯最心爱的耳环(找证据),她可能会非常失望(暗示)。不过,她会理解这是一个意外(其他可能性),我不认为她会因此而恨我(暗示),就因为我丢了一只耳环就说自己是个不负责任的人是不公平的(暗示)。

激发:我还是觉得很难过,弄丢了别人的耳环。但是我不像以前那样觉得见不得人或很羞耻。我想她不会因此而与我绝交,所以我可以放松一下心情,再打电话跟她解释。

I用自己的话重述

what

        人们之所以会悲观,是因为他们具有习得性无助的经历。人们从失败的体验中获得了一种绝望的认知,即便再努力,也无法改变现状,也不可能成功,这种思维习惯深刻的影响行为方式。像习得性无助一样,乐观也是可以学习的。运用认知疗法,让悲观者看到他的行为有效,纠正习得性无助的思维方式,悲观也可以改变成为乐观者。   

        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的情绪ABC理论。A----adversity,代表不好的事,B---belief,代表你对这件事的想法,C----consequence,代表你依照自己的想法做出的行为,也就是后果。作者在这个ABC模式的基础上,又做了改进,在后面加上了D,反驳,disputation,和E,激发energization。

why

        习得性乐观是一种“非消极”的思考方式,可以让你在失败的情境中,改变具有破坏性的想法,增强个人的控制能力。乐观的认知方式,会帮助你摆脱抑郁、提高成就、改善健康状况。一旦学会这个技能它就会一直跟着你。

how

第一步:不好的事件。A

辨别出自己的 ABC 模式,也就是认识出不好的事跟你的想法和后果之间的关系。

第二步:想法。B

找出你的消极想法。

第三步:后果。C

看到悲观的解释风格会导致的被动和颓废。

第四步:反驳。D

跟自己的想法辩论。问问自己,可不可以找到其他角度看待这件事,阻止消极想法的破坏性。

第五步:激发。E

检验自己的行为,找到更有意义的解决方案。

where

      学会在遭受打击的时候,从更具鼓励性的角度来考虑挫折和困境,学会随时去应用乐观,满怀希望地面对生活。

A1激活过去经验

        有一次外出办事回去迟,安顿老公帮孩子洗澡,带他睡觉,但是我回到家,却发现他们在看电视。我非常生气,所以一进门就对他大叫,没给他解释的机会。招呼也没打就直接把电视机关掉了。

反思:

不好的事:老公本来应该帮孩子洗澡,带他睡觉,但是当我回家,却发现他们在看电视。

想法:他为什么连这一点小事都做不好?给孩子洗澡,哄上床睡觉这么难吗?现在我要让他们立刻关掉电视去睡觉。

后果:我对他非常生气,所以一回家就立刻对他大叫,没给他解释的机会。直接把电视关掉。

反驳:也许没有你想的那么糟,之前好多次不是他帮忙洗澡然后陪孩子睡觉的吗?他们只是现在还不想睡觉。

激发:好好说他们该准备洗澡睡觉了,没必要关掉电视表达愤怒。

A2目标和行动

目标:记录一个月内生活中发生的ABC事件,用ABCDE理论反驳头脑中的自动化解释。

第一步:不好的事件。A

沟通孩子学英语的事发生争执。

第二步:想法。B

什么也指望不上,心就没操在孩子身上。

第三步:后果。C

争吵面红耳赤。

第四步:反驳。D

只是在怎么学的问题上发生分歧,不要每次都上岗上线。给孩子读故事陪孩子去早教不是也都尽量去做了。

第五步:激发。E

可以先自己做起来,再邀请他的加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