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本文为美食游记《寻味中国》系列的第95篇。
就我个人而言,对上海生煎馒头的喜好超过南翔馒头。
说是馒头,其实都是包子。吴语中保留了部分古语,作为古语的馒头本就是包子(面中加馅)最早的称呼,之前所有的面食都统称为饼。一般认为,包子一词源于北宋的开封,吴语区却将馒头沿用至今。现在仍在坚持的大约只有上海,到了外地,还是生煎包更通用。
上海人对馒头的坚持也有他们的道理,毕竟除了馒头,这个世界级的大都市也拿不出几样原创的美食,而南翔小笼只是江南灌汤包的一个分支。真正原产于上海并能流传全国的特色小吃,只有生煎包,它与开封灌汤包的诞生年代相近,同样成为了现代商业城市平民小吃的代表。
上海生煎馒头诞生于售卖热水的老虎灶旁,它的形制很长时间内未曾改变。总是一只油桶改造成的大炉子,烧的是火焰稳定的煤炭,上面搁着一只保温好、传热慢的厚重的铸铁锅,木板拼成的锅盖被油水浸得又黄又亮。到现在,灶改了,锅盖改了,厚实黝黑的铸铁锅还是那个模样。
传统的生煎包用全发酵或半发酵的面皮,以猪腿肉做馅料,也汲取了汤包技术,加了肉皮冻(也有不加的)。加肉皮冻多少是个技术,要根据面皮的揉制和发酵程度,加少了包子馅干巴巴的,加多了汤汁丰盈,但很容易渗出去,毕竟发面的韧性不如死面。
下锅前在包子朝上一面粘上黑芝麻,这是加香的要点。
生煎当然是生包子入锅煎制。包子哪一面朝下有两个流派,一种是褶子向下的,另一种相反。我不清楚传统,但觉得褶子朝下才好。这是因为褶子部分面皮较厚,不易入味,包子若是不好吃,褶子就是鸡肋,常言所说的“包子有肉不在褶上”,也是这个道理。
如果煎包子时将褶子朝下,下面有油的热灼,上面有肉汁的浸润,煎成香脆的褶子反而成了面皮中最好吃的部分,这也是生煎包这一工艺最出色的地方。
现在很多生煎包都是褶子朝上,尤其是外地开的上海生煎店,甚至还有两面煎的,我也不好评价,多说了得罪人。褶子向上有两个好处,一是省油,二是不容易漏汤,对包包子的技术要求不高。
平底锅浇油,码好包子,先煎至包子底部成硬壳,再浇水,加盖焖熟。起盖,一团白雾飘去,生煎包已长成了满脸黑麻子的黄白胖子,师傅扬手一抖,翠绿的葱花纷纷然洒落,之后抄起平铲顺着铸铁锅外沿转一圈,再纵横捭阖地嚓嚓几下,将小胖子们从锅底剥离,就可以装盘了。
一份生煎包标准是四只,应当是用粮票时代留下来的计量单位,当地人习惯配碗肚肺汤、牛肉汤或者鸡鸭血汤。我却来了碗馄饨,上海人的胃口实在是太小了。
生煎包和小笼包的吃法很接近,当然要配镇江香醋。先咬个口,看里面的汤汁和馅料如何,若馅料紧致如个肉丸子,羞涩地泡在汤汁里,透过开口向你窥视,才是正宗的生煎馒头,若是松松垮垮的一团,那就是蹩脚货了。
吸去肉汁,咬下面皮,吞掉肉馅,最精彩的还是那焦脆的底儿,一面硬、一面软,口味复合,嚼在嘴里嘎嘣脆,这才是生煎馒头的享受。
现在的生煎包,也有所谓虾仁、蟹黄之类的,我觉得都不如原味。包括小笼汤包,那些花里胡哨的也不知道吃的是什么,价格还不便宜,水产还是自己买新鲜的才放心。
好比这回遇到疫情,外面的饭店都不开门,只好买些活蹦乱跳的大虾自己做鲜虾生煎,虽然手艺一般般,又没加肉皮冻,最后还忘记撒葱花,口味也不差的。
后记:
本文中照片,只有部分(门店、褶子向下的生煎包和馄饨)摄于上海,其余则取自外地的生煎包门店和笔者自家。由于本系列只采用在当地拍摄的食物及门店照片,故特此说明。
原创图文,转发请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