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的《轮回》是从上帝的角度看人类的绝望,无比震撼,但又因为导演过于粗暴的主见,早早地替观者下了结论,心理上或多或少地存了一丝侥幸。
今天花一上午时间看的《一一》,则是把冗长沉闷的凡人琐事解剖后一一呈现,没有大气磅礴的BGM,没有精致到可以做壁纸的画面,真实到就好像是我们身边的人甚至是我们自己,这一次我们无处可逃,陷入更深的绝望。
第一次看杨德昌导演的电影。起初对无比真实的收音效果有些不适应,直到剧终时BGM响起,才恍然整部电影似乎就只有人物间的对话声,忽近忽远,或左或右……除此之外,还有风声,有雨声,有开门声,关门声,换鞋声,脚步声,轻声哼的歌声,警车的鸣笛声……无比真实的收音,令整部电影的气质独树一帜。
善用镜像实现人与景的重叠,也是一个让人惊喜的小心机。骇然发现自己的生活单调重复到可怜的家庭主妇,在向丈夫哭诉而未能得到一丁点儿慰藉之后,无家可归、无处可去,孤单恸哭的身影与办公室窗外的万家灯火重叠,是何等的凄凉绝望。
而得到她丈夫那句“我从未爱过另外一个人”的女子,却也在东京的深夜,孤单恸哭的身影同样与窗外的万家灯火重叠,同样的凄凉绝望。
而这样的凄凉绝望,早已在与她们如此亲密的男子心中,绳锯般撕扯了几十年。
他说:为什么每天早晨要醒来,面对这些痛苦?天天做自己不喜欢的事,当然会不开心。
而妻弟难得糊涂地热气腾腾地活着,在两个女人间周旋,在追逐金钱的道路上磕磕绊绊……更反衬出主角的悲哀。
有时候,清醒地活着,真是一种凌迟。
大人们的世界如此不堪,孩子们的世界也同样让人绝望。
女儿的爱得卑微,儿子爱得隐忍;
一个差点失身,一个险些丧命。
而大人们却一无所知。
婆婆的回光返照是全片唯一的亮色,因此有点超现实。
男主曾经问婆婆,还会不会睁眼面对这个世界?
婆婆醒来了,穿上年轻时的衣衫,哼着小曲,折着蝴蝶,神采飞扬。
但这不是因为醒来,而是为了可以长久地睡去。正如获得自我救赎的女儿依偎在婆婆膝上所说:闭上眼,可以看到一个美丽的世界。
与婆婆的回归年轻态形成反差的,是儿子最后说的那一句:我感觉我已经老了。
终于,这部拖着年迈的步伐长途跋涉的电影,画上了休止符。
导演似乎说了千言万语,似乎又什么都没说。
我们明明被绵里藏针扎得遍体鳞伤,却只能看着苍白的字幕呆若木鸡什么也说不出来。
而我们还没开始就已经老了的生活仍在继续。
生活只有一次,一次什么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