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方言考/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前言

胶东方言,也叫胶东话,胶辽官话。

山东方言语系主要有三个,冀鲁官话区,在济南泰安聊城一带;中原官话区,以枣庄荷泽济宁等地为代表;胶辽官话区,那就是胶东半岛青岛烟台威海三地了。

那么胶辽官话中的辽是指哪里呢?顾名思议,是指辽东半岛的大连丹东等地,当地居民主要是过去闯关东的胶东人后代。

胶辽官话又分为好几个语系,登连片,青莱片等。登连片是指烟威两地区,不包括莱州但是包括划给青岛的莱西,以及辽宁大连地区,丹东,鞍山。青莱片是指除莱西以外的青岛全区和潍坊日照的部分区市以及属于烟台的莱州。

根据有关方言文化研究者考证,胶东话源自于古莱语,长期以来相对独立,受外来语的影响较少,因此一直保持着自己的语言特色。

古莱国又称莱夷,在如今山东龙口市东南有莱子城旧址。因为莱人生活在齐国东部,临海而居,又称东莱或东夷。莱国方言、莱语也被称为“齐东野语”,这是个成语。

古莱国后来被姜子牙所灭。

根据这些史料,也就不难理解胶东地区带“莱”字的地名多的原因了。

胶东人以前称呼山东中西部的人叫“西莱子”,把他们说的话称作“西莱子腔”。

相对而言,胶东人自己说的话就是东莱子腔,也就是现在的胶东方言。

这些方言有些是古汉语的遗留,有些是原住民日常生活劳动的创造,还有些是外来移民的方言或西洋语在胶东地区的变异。

有些方言不仅仅在胶东地区流行,还有可能在其它地区大范围流行,因此难以面面俱到,如有解读不准确之处或另有高见者,真诚地请朋友们斧正!

文中括号里面的拼音和注解都是胶东方言。

———————————————————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让我们先从孟浩然的这首脍炙 人口的《春晓》,来开启我的胶东方言考的首篇吧。

诗中“夜来风雨声”的“夜来”是昨晚的意思,正和俺们家乡话夜来一个意思。

不过,胶东话的夜来主要是昨天的意思,还有发音都是平声。

那么昨天上午中午下午晚上怎么说呢?分别叫夜来头晌;夜来晌午(这个午发“玩儿”音);夜来过晌;夜来下黑(he)儿。

由此想起小时候发生在俺们当地的一件趣事。

同家族五叔在南方当兵回家探亲,第二天去看望本家二爷爷,二爷爷问,小五儿你啥时回来的?五叔答,昨晚儿回来的。

什么?你坐碗儿回来的?你没(发“木”音)坐着盆儿?

二爷爷吹胡子瞪眼,看看把你扎煞地(嘚瑟),出去当了两年兵连话都不会说(xue)了!

令人啼笑皆非。

还有苏东坡写的一首悼念亡妻的词《江城子》,其中“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也是此意。

“夜来”,典型的古语。你看,我们的古莱国先人在语言方面是不是很有文化,很有智慧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