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心的人。
记得小时候的我会搬个小板凳坐在自家门前,静静地神游发呆,好奇崇山峻岭那边是不是有另一个国度?小时候看的西游记里的天竺在哪里呢?
其实长大之后才知道远处只是某个地方而已,并不是另一个国家。可是每个小孩纸的思想里就像住了一个精灵,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
我从小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小时候会一个人跑到山里,没去过的山头河边某个草坪,一个人躺着,看日落夕阳。一个人走过很多地方,但那都是家周围方圆几公里罢了。是啊,一个小孩纸的世界就那么大。
还记得你小时候要当科学家?当宇航员?那些伟大的梦想??现在回头,你会说当时我们都太小太不懂事了。毕竟,梦想和现实有时候隔了一条银河。
这些年我还是保持着小时候的好奇心,但只剩下对户外和探索不同城市和人文的好奇心了。想看看别人生活的地方,想去没有人烟的地方,扎个帐篷看看满天繁星。兜兜转转去过很多城市,可是谁能脱离现实,挣钱糊口,自力更生,回归生活。
我剩下的好奇心只能尘封起来,我怕迟早会忘记,迟早会力不从心。
我们渐渐地循着每个年纪该做的事该完成的任务一步步逼着自己,结婚生子养家糊口,然后渐渐老去。
某一天你翻到相册,某个地方某个时间点的记忆,你发现你那颗曾经想要自由的心已在岁月的年轮里碾压地面目全非。
都说好看的皮囊千千万,有趣的灵魂可遇不可求。有趣的灵魂无非是对这个世界一直保持好奇心的人,对不同的领域充满好奇,挖掘出有意思的东西。
一个人如若没有了一点爱好兴趣,对世界没有了好奇心,对生活只剩下了柴米油盐酱醋茶,生活便如一滩死水,毫无生气。别人和你聊天都很难挑起话题。
和缺乏好奇心的人生活在一起,厌倦是迟早的事情。
最近看了一本有关话题的书,记得那么几个点,加以总结了一下。
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有意思,是否对世界充满好奇心,我们可以观察对方是不是聊来聊去永远是那点东西,俗称冷饭炒了三四次遍,啊哈~
其实吧,最能判断一个人是否有意思的,是通过观察话题的多样性。
我认识的一个朋友,我和她认识很多年了,几年来几乎每一次见面她都在讲她的老公女儿还是日常的鸡毛蒜皮。
这样的人我们身边一定会有——和她聊天是聊不出什么新东西的,要么永远在抱怨工作或者伴侣,要么永远在纠结一些讲了几百遍的陈芝麻烂谷子。
尬聊是一件特别痛苦的事情,因为她的世界可能就只有那一亩三分地。你会发现你们聊天的话题兜兜转转最后总是会被她绕回那么三两件她感兴趣的事情。
这其实还反映了一个人的话题和知识储备极为贫乏,贫乏到不足以支撑一段开拓性的对话。
我们的话题储备是通过好奇心在几十年中逐渐积累的,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这种生活就是一场漫长的牢狱。
“你懂这有什么用?”“花那么多钱瞎折腾干嘛?”
注意观察一个人的口头禅是不是“所以又怎样呢?”、“你懂这有啥用?”、“…so?”。
“我在学英语,记单词”——“你学了能干嘛?”
“我最近在研究摄影”——“所以呢,你研究这干嘛,有手机拍照不就可以了?”“这东西要一万多啊?真烧钱。”
总有人让你觉得无从解释,只好沉默不语。这些话是聊天的大杀器,足以掐灭掉任何有意思的火花。
一旦以“有用”与否作为学习的唯一动机,分分钟扼杀掉对新知的全部兴趣。
好奇心强的人会广泛涉猎大量“无用”的技能——调酒、野外求生、手工。
当我们对知识的索取无太多功利性,幸福感才会充满生活的角落。而缺乏好奇心的人对所有“无用”的东西非常排斥,总会认为在浪费时间。
因为好奇心不足,所以根本没有任何动机去学无用的东西,和这种对象生活在一起,兴趣广泛度会被打击和压缩,逐渐成为一个无趣而“有用”的人。
平时看不看书是个很重要的梗,无论纸质版还是电子版。
我大学一直以来喜欢看各类书籍,觉得从书中能了解到很多曾经好奇的事物。
问下周围人最近一次买书是什么时候?(一个月内?一年内?记不清?),再让他们报出一本最近看完的书的书名。
结果肯定不会有意外:能坚持长期买书看书的人,是人群中的极少数。而绝大部分的我们,自从离开校园后就彻底不再看书了,一本也不再看。
所谓求知欲,其实和好奇心是一体两面。缺乏对未知的好奇,自然也就无法从探寻未知中找出趣味来。
因而大部分人的学习阶段对于整个人生来说非常短暂,一旦离开校园后就完全停止了学习。所以毕业多年后你去和她聊天,会发现她好像被冻在原地似的,多年尺寸未进。
最近很火的《我的前半生》里面的子君,自从毕业后当起了阔太太,每天轮番上演的就是防小三,逛街买衣服,围着儿子老公转。如果她能像小三凌玲一样在职场同样能帮到自己的丈夫,也不至于突然跌落谷底。
而爱买书爱看书的人,往往都是多少能从读书中寻到一点趣味来的人,和前一种人本质上就不是一个物种,三观也不会非常一致。
对“人”有没有强烈的好奇心?
身边总有一种人,不管是和出租车司机、菜市场卖菜的大妈、还是旅途认识的人都能够很轻易的建立联系,侃侃而谈。
而这种联系的建立,是对陌生人的强烈的好奇心。而另一种人,则完全不想了解别人,也很少和陌生人主动交谈。
我们作为中国人对陌生人通常敌意较重,尤其我们父母那辈人,很多一辈子只和自己熟悉的人交往,也从不参加有陌生人的聚会。
在互联网时代,其实现在的社交软件是一个筛选有意思的陌生人的很有效率的方法。上次看过一篇文章说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一般手机里装着陌陌这类社交软件的人,通常更好相处。
因为这其实是一种筛选,她能装陌陌,至少说明这人对与人交际有需求,对陌生人没有非常大的敌意和提防,和这样的人沟通通常相对会比较轻松。
玩社交软件至少有一个好处,就是能接触到和你的阶层千差万别的人。和三教九流打交道,是最低成本的付出。
有一种人去外面吃饭的时候,永远只点自己吃过的菜?what?其实这种人很常见。
吃饭从来不是小事,我发现很多人严重低估了饮食习惯和口味对一段长期关系的重要性。要知道,吃什么或不吃什么这种事情,起重要性对人类来说足以掀起无数次战争。
总之,饮食口味至少反应了三件事:
原生家庭打下的贫富烙印,对既有习惯的保守程度,对新事物的尝试意愿。
这三点放在任何一段长期关系中都是非常致命的问题。
从来只点自己吃过的菜,这只是一个表现,更深刻的原因是他们内心深处拒绝任何改变,是坚韧而保守的人。这类人还有个特征是地域观强烈,对自己的家乡有着非常偏执的认同,对其他地方的人事物有着莫名其妙的贬低。
和这类人交往是很疲惫的,因为你永远要去迎合他的习惯,而他不会为你做出任何改变和调整。
不爱旅行,或者说对旅行没有强烈需求。
自己总结了一个规律,爱旅游的吃货,喜欢尝试各种新鲜口味,品尝不同地方的小吃,感受各地的饮食文化。
归根结底,旅行和其他任何事情一样,是有收益和成本的。觉得收益大于成本的人会热衷,觉得成本大于收益的人会排斥。
对一个中等收入的人来说,为期一周的旅行,机票酒店往往要消耗我们自己一个月的收入。因为当缺乏对世界其他地方的探究兴趣,所以从探索中能获得的快乐不足以证明旅途劳顿和金钱消耗。
失去了对世界的探究欲其实挺可怜的。陷在一个地方而不移动,会加剧一个人的既有偏见,假以时日往往心态会更趋保守和顽固。
观察一下自己父母那辈人,是不是老了以后经常爱出去走动的人更好相处?但凡老夫妻满世界跑的,一般和子女的关系都能较为健康轻松。每次在路上和不同年龄段的人相处,有时候那些爱旅行的叔叔阿姨让人特别亲切,心态也特别好,更能传递正能量。而那些天天只围着灶台的妈妈们,容貌状态和心态都没有那么精神奕奕。
对外国人和外国文化不了解,对自己不懂的事物没有探知欲,甚至有抵触。
很多人认为非洲那边特别穷,可是你并不知道那边的贫富差距特别大,有钱的人特别富裕,都把孩子送到美国培养。那边矿产资源丰富,土豪也特别多。可是大多数人都认为非洲黑人都非常贫穷。
这个例子很典型——其实大部分普通的中国人其实对世界并不那么了解。有限的认知也充满错误和偏见。
尽管互联网和信息流通已经到了今天的地步,但我发现对外国的了解和热衷,依然只是大城市中产阶级才具有。一个人好奇心强不强其实可以通过对外国的兴趣来体现,越是小地方越能体现,当然也是知识的局限性导致的。
因为小地方和外国人打交道的机会少,普通人对外国文化没有掌握的必要性,这这种地方很能对外国的一切保持长期的热情,才更能说明一个人的开放性。
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的人是不会那么容易被束缚住的,他们能跳出固定的思维模式去看待世界上的其他人。
胡扯和编故事的能力基本为零。
要知道什么是脑洞大?
所谓脑洞大的意思就是能考虑到事件所有的可能性。思维跳跃性比较强,想象力也很丰富。
无趣的人有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脑洞小,无脑洞,所以只能被动接受别人的脑洞。在读书的时候体现的并不深刻,因为我们的传统应试教育比较少的发散思维,只能用标准答案考核人,也就没有办法从奖励编故事这种创意性的能力。于是可能班上那些无趣无味,但背课本比较强的人就被选拔了上去。
所以从交朋友的角度,学历并不能保证对方是一个有意思的人。有时候研究生博士毕业,虽然可以肯定他做事的恒心和聪明程度,但也有可能被条条框框所拘束,只能按部就班。所以人只有接触后才能稍作定义。
迟钝,对周遭环境变化反应的敏感度差。
你有没有发现,那些社会名流,商界大亨往往年纪很大了还对新事物了如指掌?
比如一个普通的70岁老头可能智能手机都玩不利索,而一个70岁的企业家却对互联网新风向如数家珍,尽在掌握。
好奇心强的人对周围世界的变化总是很敏感,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所以这类人对时政、时尚的东西敏感性特别强,什么东西才刚刚开始流行他们就能很快捕捉到,我把他们称为“时尚弄潮儿”。
大家都还没意识到的时候就能察觉到趋势即将改变的端倪,这种人如果去做生意,往往具有先天优势。
而缺乏好奇心的人往往在这方面是有明显劣势的,他们对周围环境的改变非常不敏感,经常满世界都开始流行一种新东西了,他们还一无所知。
迟钝是一种能力缺陷,说明了一个人生活的可能性和生命的丰富性都非常有限。没有好奇心会让一个人的信息库长期处于停止更新状态,渐渐失去对生活的激情,最重要的是,它会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错过很多机会。
好奇心对人的发展有多重要?
我们很容易把生活过成一种固定的模式,渐渐发现在这种模式里很少有新鲜的事发生,虽然缺少一些新奇和刺激,但是和自己熟悉的一切度过每一天,也让人感到莫名的安全。就这样周而复始,日复一日。
也许你会说,没有好奇心看起来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过是去过的地方少一点点,朋友少一点点而已。
好奇心这个东西,看似无用,但潜移默化的会影响你整个人的思想。思想影响行动,行动改变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里的机会少一点点,那里的见识少一点点,朋友少一点点,日积月累,最终会形成巨大的人生鸿沟。人生无非拼的就是见识,见识就是你的资本。
对有好奇心的人来说,世界像个大游乐场,永远可以发现好玩的。而没有好奇心的人,他们进入陌生的环境、面对陌生的事物时,会拒绝、排斥,甚至恐惧,而不愿意去探索、尝试。只有找到也对新世界充满求知欲的人,我们新信息同步的频率才能相仿。和有好奇心的人在一起,才能真正的避免审美疲劳。
希望你能找到一个和你一样有趣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