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 护
——三代监狱民警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一
酒泉公安处的原址在西大街上。外公头戴红星白色公安帽,身穿红肩章白色公安服,他正忙碌的收拾家里的物件,准备举家搬去永昌红光土佛寺农场。那时,母亲只有11岁,她撅着小嘴:“我不想搬走。”呜呜咽咽的哭开了。外公抱起女儿,放在膝上,微笑地看着窗外院子里一棵沙枣树说:“祖国需要我们去哪儿,我们就去哪儿……”
天麻麻亮,大雪把沙漠变成了一片银海。外公在雪地里一滑一拐,领着犯人们喊着口号走向农场深处的地窝子。外公有文化,是文化教员又是干农活的能手。远处有时传来犯人们诵读的声音,有时是热火朝天开垦夯土的声音。最饥饿的时候,劳改队自给自足,劳改队的干警们吃不上,穿不暖,也要保重让犯人们有吃有穿。外公和一大批在土佛寺农场管教犯人的战友们管理教育了一批批罪犯。他们每天的辛劳,似乎就是在沙漠干渴的大地上,种植一棵棵新生的红柳。第一代新中国的监狱警察,他们在祖国大江南北,用生命植绿,守护家园。
二
父亲和母亲做了三十年监狱子弟学校的教师,之后双双去了武威少年管教所。母亲在少年犯大队,每天监区的教室里总会响起母亲清亮的歌声。大墙里母亲办了识字扫盲班,一批又一批,不知教会了多少懵懂未知的少年犯。
父亲更像一个“牧羊人”,他在监狱农场一边教犯人文化课,一边组织犯人种地生产自食其力。父亲做过中学校长,他知道怎样管理犯人们,让他们向着有光的地方走;父亲是农民的儿子,他拿起连枷举过头顶,丰收的粮食从他脚下流淌。中国第二代监狱警察,他们把希望的种子洒向最阴暗的地方,他们用青春耕耘、守护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三
哥哥敲敲门,兴奋的走进我的办公室。他说,今天从天水市图书馆为监区争取了三千册流动图书:“这次挑的书真好,有讲孝道的、有励志的,每本书每个犯人看一个礼拜,三千册书九个监区,能流动看一年,这下犯人再不愁没新书看了……”哥哥只是个工人,每天穿着一身没有肩章的天蓝色制服,进监狱协助干警办报纸、管理图书馆,他如此热爱为监狱里的犯人们做些事情。
“今晚给犯人们放科教片,我找了些‘学习强国’上的内容,分成‘党史’‘理论’‘法制’,你快帮我把它们都下载下来。”哥哥说完图书的事,又赶忙让我帮他下载犯人学习的视频。
弟弟每次打来电话,声音都很疲惫,他前些日子在他所在的监狱,为犯人修建灶房,一个礼拜没回家。她的爱人,我的弟媳妇偷偷给我打电话告状,她告状的方式很巧妙:“姐,你能不能给他说一下,把我和孩子娘俩接见一下,我们都很久没见他的人了……”
弟媳妇是交警,她也很忙,但是她那么忙还是不能理解监狱工作为何会更琐碎、更缠人。我真想告诉弟媳妇:“管人吃喝拉撒,还得管生病、管心理健康、管思想转变,管……得全部操心。”我咽下了嘴里的话,只是安慰弟媳妇把孩子带好。我再没有说其他多余的话,因为不在监狱那个大院子里踏踏实实的工作一回,不会理解那些整天忙忙碌碌,从监狱门里进进出出的干警们,他们的心和身体,没有一刻离开过那座庄严大门里的小天地。
我是一个女干警,不能随便进出监狱,可那天,我还是在男干警的陪同下,带着设计监区文化的设计师,在监狱里每个角落都走了一遍。我热爱这每个角落的每一块土地,这是无数前辈,他们一点点开垦出来的。我知道一个人在一个岗位上发挥一点点作用的力量是有限的,我也知道一个人热爱的力量是有限的,而无数个监狱工作者,他们一代一代传承的热爱监狱事业的力量,是一种无可估价的精神洪流。“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我们第三代监狱警察用心里的光亮,照亮罪犯心里的黑暗,我们用精神的力量,守护在祖国最需要安宁的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