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以负熵为食,也即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提出的:生命赖以负熵为生。
熵是一个物理学概念,是对以孤立系统的无序程度的描述。一个系统越是无序,越是混乱,熵就越大,即熵代表的是混乱度。反之,一个有序的系统或向有序化发展的系统,人们就用负熵来表达,负熵代表的是有序。所以生命赖以负熵为生,就是生命以“秩序“为生,生命以”秩序“为食。
生命以负熵为食,由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提出,是生物信息学一个重要观点。生命依靠从外部环节摄取负熵维持和发展。
无序混乱带来能量的耗散,由于能量的耗散,世界万物趋于衰弱,宇宙趋于“热寂”,结构趋于消亡,无序程度趋于最大值,真个世界随着时间的进程而走向死亡。这就是耗散结构。
比利时物理学家普利高津创立的耗散结构理论认为,生命是原理热力学平衡的,它从环境摄入高级形态的能量,将低级形态的能量排给环境。即生命的维持和发展其实是以造成环境的熵增加为代价的。生命中物质和能量代谢的实质,是通过交换从环境中摄入负熵。
耗散结构论把宏观系统区分为三种:
1. 与外界既无能量交换又无物质交换的孤立系统
2. 与外界有能量交换但无物质交换的封闭系统
3. 与外界既有能量交换又有物质交换的开放系统
孤立系统永远不可能自发地形成有序状态,其发展的趋势是“平衡无序态“;
封闭系统在温度充分低时,可以形成“稳定有序的平衡结构“;
耗散结构是在原理平衡区的,非线性的,开放系统中所产生的一种稳定的自组织结构。由于存在非线性的正反馈相互作用,能够使系统的各要素之间产生协调动作和相干效应,使系统从杂乱无章变为井然有序。
生命体是一种原理平衡态的有序结构。它只有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才能生存和发展下去,因而时一种典型的耗散结构。
人是一种高度发达的耗散结构,具有最为复杂而精密的有序化构造和严谨协调的有序化功能。所有生命系统的生长过程包括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都是有序化的不断增长过程。
对于前述的三种系统,可以以个人,国家为例来说明:一个与世隔绝的个人,难于建立高度有序的生命状态;一个闭关锁国的国度,也无法建立高度有序的国家形态。
孤立封闭的国家,必定走向混乱。只有开放的国家,通过与外界的交流,获取“负熵“,才能形成稳定有序的耗散结构。人类历史上哪些曾经强大,文明的国家,一定是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国度。
而作为具有高度耗散结构的人,其生存和成长必须依赖瓦解环境提供负熵。人成长过程就是不断从外界获取负熵以建构更有序的生命过程。所以,生命的成长过程就是给生命建序的过程! 生命的建序包括了身体的建序和精神的建序。 因此人不仅需要高度有序的物质食物提供负熵,更需要高度有序的精神食物提供负熵。
生命从一个受精卵逐渐发育出各具功能的,相互协调的器官,身体结构越来越复杂。身体的发育过程就是身体的建序过程。身体发育得越完美,其有序性就越高。
身体的建序过程,须以高度有序的东西为食物,低序的物质对人是无营养的。如人们须以粮食,蔬果,蛋肉等高度有序的有机物为食。泥土,石头及动物,人的排泄物等低序物质,对人是没有营养的。在有序性上,肉类食物又比谷物,菜蔬等素食更有序。所以,我们要填饱肚子,只吃肉的量比吃素的量要少得多。 我们吃三四量肉,肚子就能饱,但吃素可能要吃一两斤。看看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得食量就清楚了。
有形的身体须以序为食,同样我们无形的生命– 精神也是以序为食。
给我们的精神建序,也必须以有思想,有深度,高度有序的精神粮食为食。
西方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对人的研究认为,人的成长由遗传,教育和环境所决定。遗传可以看成是先天部分,这里暂不做分析。
西方语境下的教育和环境是指:学校教育和家庭环境(教育),即西方人认为人的成长,决定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事实上,人的成长是由环境,家庭,学习,社会四个方面决定。因此西方的教育理论对于人成长的全程来说,是一个半截子理论。所以,人的成长除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外,还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人生活所在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所以人精神或心灵的成长是由环境,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所决定,即人精神的建序时从环境,家庭,学校,社会中抽序。因此要构建高度有序的精神生命,决定精神生命成长的所有因素都必须是高度有序的,即:我们生命成长的环境应当时高度有序的;我们所读的书应当时高度有序的;我们去亲近的人应当时高度有序的;我们生活的社会应该是高度有序的。
何为高度有序的环境?何为高度有序的书?何为高度有序的人?何为高度有序的社会?后面将逐步予以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