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龄女性不生娃,引发的思考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1年人口净增长48万意味着我国出生率创历史新低。妇女的不结婚生育率下降了。

    目前,90后和00后作为新的婚育主体,大多数人都在城市发展和工作。

    女性终身不婚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妇女极有可能不结婚。

    目前,作为新的婚姻和分娩主体的90年代后和00年代后的婚育推迟现象十分突出。

    他们接受教育的时间更长,面临就业竞争压力更大,推迟结婚生育现象十分突出,延误婚姻增加了女性终身不婚的可能性,进一步抑制了生育水平。

    有句老话说“幸福婚姻是互相容忍和宽恕”,但成长环境使当前的年轻人不如上一代那样愿意接受。

    我身边很多人结婚了又离婚,不管在哪个城市,哪种社交圈子里,总有人离婚,离婚的原因也是千奇百怪的。

    其实我认为,像过去的那种自己谈,然后再去结婚的人的占比很少,我身边离婚的那些听到的最多的理由就是,到了年龄了,家里催着不停,很多就相亲去,相亲唯一的缺点就是很多人会包装,表现的温文尔雅,表现的很好,但是当两个人正式在一起的时候就会爆发很多问题,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做事的风格等等。


    随着工作压力增大和思想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谈论“职业”的第一位,婚姻逐渐被公众忽略了。

    我在还没结婚之前一直有一个心坎,那就是事业是第一位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就发现其实自己就是万千普通人中的一员,没有多大的前途,于是就想结婚了,这个我觉得和你的生长环境有关系,那种从始至终都在老家生活的人,普遍心态比较安逸,生活压力也少了很多,结婚就相对的早了许多,而出去飘的人恰恰相反,他们更多的对生活充满了期待,渴望有一段不同的经历。

    关于人口持续下降的问题,我们出生人口的减少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生育旺盛时期育龄妇女人数有所降低。结婚的都少了,生育的肯定就更少了,而且现在的压力巨大,就拿我们家来说两口子收入加起来一万出头,在南京每个月省着都要5千多你说再添个娃怎么活,没活路。

    生育意愿持续下降,育龄妇女平均计划生育孩子数量,调查于2017年减少到1.64个。其次,生育和育种教育成本较高的家庭有很高的孩子。对生殖问题感到担忧。图片

    为了提高生育率,世界各国政府都打碎了心。我国出台了三胎政策,各地和部门将着眼于群众最期望的育种教育工作,并推出一系列支持措施以采取实际行动和硬招。很多70,80后都准备继续生了。国内政策目前还不是很给力,早期听说日本的娃,国家给养到18岁,医院学校都免费,每个月还给妈妈2000人民币的补贴,即便那样都无法挽救越来越低的生育率。日本发达国家,比我们压力还要大很多。

    年轻人结婚和分娩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高产养教育成本以及新冠疫情都对人口减轻产生了影响。

    加上最近几年的疫情,越发的让人们停下来去思考,到底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国内感觉太棒了,全世界目前有3亿人确诊,全世界一共就60亿人。也就是20分之一的概率,那国外的人活着得多累呀,一方面出去感染没钱就是等死。那每天就是思考怎么活的问题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