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礼乐平和易之法治与礼治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自由、平等、民主,很多人鼓吹并向往之的东西。其核心的基础理念是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能有效推行这自由、平等、民主的国家基本是以上帝教为信仰的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信仰上帝是其思想根基,大家都是上帝的子民,统称兄弟姊妹,平等无大小。而经济发达是平等、民主的保障。这个说法有点玄,后面再作对比讨论。

而保证这个自由、平等、民主的有效手段是法治。事无巨细、面面具到的法律条文,规范了公民的几乎所有的言语行为。

而约束公民自觉尊法守法的方法是惩治。事无巨细、面面具到对各类违法犯法行为的惩治,保证了绝大多数公民的知法守法。

而维护这个法治体系建立并使各个惩治手段及时有效执行的是三权分立的国家机器。消耗巨大的国家机器和建设与维护这个法治体系的庞大的人员队伍,是法治的保障。

…………………………………………………………………………

孔老夫子鼓吹并向往之的是和谐,其核心理念是人与人之间上下有别,长幼有序。西周就是孔老夫子心中完美的礼治和谐社会。

乐:宫、商、角、徵、羽,高低错落,缓急有变,然后组合成一篇篇美妙的乐章。人类社会的和谐就如同这宫、商、角、徵、羽谱写演奏的动听的音乐。

保证社会和谐的是礼。同样是事无巨细、面面具到礼制规范,保证了社会上所有人能处于适合的位置,做恰当的事。

而保障人民知礼守礼维护礼制的是教育,是由教育引发的孝心,是由孝心引发的真诚良善,是由真诚良善引发的发自内心的忠事信人,忠事信人外在的根本表现就是守礼。

而能建立和维护这个礼治社会的应该是类似于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社会制度,以及一大群制订、更新、维护、教育、推广礼制的君子队伍。有如谱写乐章,演奏音乐的乐师。

法律对于西方人,有时甚至于比平等自由更重要。孔老夫子估计也有类似的礼治情结,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