畸形饭圈文化是体坛之痛、健儿之殇

近日,在央视播出的访谈节目中樊振东谈到畸形饭圈文化,他说:“场外很多东西被过度关注,压力很大。有时候会觉得输球不行,赢球好像也没那么行。”樊振东的话语,犹如一记警钟,敲醒了大家对当前畸形饭圈文化的重视。

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刘翔因伤退赛再到如今巴黎奥运会潘展乐解散粉丝群,“饭圈文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复杂化、狂热化,与原本“一群粉丝组成的组织和团体,自发地给偶像助威或宣传”的初衷背道而驰,渐渐走向畸形。

在巴黎奥运会期间,公安部公布了4起打击整治涉体育领域“饭圈”违法犯罪典型案例,其中不乏发布诋毁乒乓球运动员和教练员的信息、编造所谓的《五问XX》(内容主要为质问巴黎奥运会某项目冠军)、公开辱骂体操运动员等畸形饭圈文化事件。过度的关注、恶毒的诋毁、侮辱的评论、狂热的蹲点、无底线的造谣、无休止的引战、无下限的引流……这一系列过劣过激的行为无形中对运动员造成了身心上的压力,体坛苦“饭圈”久矣!

体育竞技让人热血沸腾的同时,要保持头脑的清醒;互联网信息纷躁的同时,要保持思维的独立。要时刻牢记:追星有“度”。

追星要讲风度,这是饭圈文化的基本要求。在体育竞技中,风度不仅体现在观众对运动员的尊重和支持上,更体现在对待比赛结果和对手的态度上。然而,畸形的饭圈文化往往忽视了这一点,一些粉丝因为对特定运动员的盲目崇拜,而对其他运动员进行攻击和诋毁,甚至干扰比赛的正常进行。

巴黎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单打决赛中,陈梦4-2赢下比赛获得金牌,孙颖莎获得银牌。不过比赛过程中,出现了饱受争议的一幕,有球迷在加油助威时出现不和谐的声音,甚至有观众做出“竖中指”等侮辱动作。这种行为不仅破坏了体育竞技的公平和公正,也损害了运动员和观众的形象和利益。

追星要讲气度,这是饭圈文化应有的内涵。气度意味着包容和理解,是对竞技过程和结果的尊重。在体育竞技中,每个运动员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每个观众也有自己的喜好和看法。畸形的饭圈文化却常常表现出一种狭隘和排他的心态,只认可自己支持的运动员和观点,对其他一切持否定和排斥的态度。在2023年全国跳水锦标赛10米台决赛中,陈芋汐夺冠,全红婵获得亚军,现场一位粉丝在看台上大吼“裁判压分”,全红婵被该粉丝的言行震惊,当场无奈叹气。这种缺乏气度的行为不仅阻碍了体育竞技的多元化发展,也限制了观众自身的视野和成长。

追星要讲量度,这是饭圈文化健康发展的关键。量度意味着理性和节制,是在追星过程中保持自我和生活的平衡。然而,畸形的饭圈文化往往让人们失去了这种量度,一些粉丝因为过度追星而忽视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甚至为了支持自己的偶像而做出一些不理智和违法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对运动员造成了伤害,也对社会造成了负面影响。

“饭圈”追星,追的应该是中国运动员拼搏向上、团结一心、追求梦想的精神面貌;是为国而战,拼尽全力的奥林匹克竞技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第33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时强调:“中国体育代表团坚持拿道德的金牌、风格的金牌、干净的金牌。”体育健儿如此,“饭圈”理应共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