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我的课堂上发生了一件事,令人回味。
上午第三节课,学前教育班的普通话课,教学内容是后鼻韵母。前后鼻韵母发音不做区分算是四川人说普通话的“老大难”问题,为纠正学生发音,一整节课都在抽查学生做练习,帮他们正音。起初,我抽了几位平时作业完成还不错的学生,不太理想。我明显感觉到班内气氛有些丧气,觉得这个音有些难度。于是,我对学生多了一些鼓励,也更细致的将音拆分开便于他们掌握。又抽了几位学生,在这种拆分法过后逐渐找到了感觉,这时,我发现班内气氛一下子扭转了,多数学生都在一旁默默的张着嘴用新方法找感觉。
我发现班里一位男生一直望向我,好像有意愿主动来试一试。这位男生班主任曾经叮嘱我,他很努力,但情感极为细腻,一点点小事就会掉眼泪,不要给他施加太多压力。我和他对视了大约三秒,以确认他的意图,他眼里依然充满了期待。于是我让他起身做练习,他开始发音,我一听,完全没问题,很标准,看来下去有努力过,我在他练习的同时,认可的点起了头,其他同学也都安静了下来,当他读完最后一段材料,我微笑道“不错,很可以的。”让我意外的是,全班好像都在等我这句表扬 ,随即,所有同学齐刷刷鼓起了掌(前面也有学生发音标准,但都没有掌声)。而这个小男生,眼睛里掩饰不住的激动,随着同学们的掌声也自然的给自己鼓起了掌,这一次全班响起的掌声一定很重要。
我对于这次掌声的理解是,班上的女生们都知道这个小男生脆弱敏感,甚至比自己还容易掉眼泪,但是没有因为能看到他的弱点,去嘲笑攻击,而是报以善意,我听到了掌声中的纯真,也让我看到了一个团结向上,有凝聚力的集体,必须为2083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