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做的“输入”与“输出”

第一次真正了解到这两个词的含义是在两个月前的一次周会上,Luke对大家说:我们三位老师目前带领着大家,一直在向大家输出内容。但是时间久了,输出就越来越乏力,所以我们也需要输入。只有持续不断的输入,才能保证我们的持续高品质输出。

Luke是一个互联网教育公司CEO,如果你从事互联网产品或运营的工作,你可能听说过那家公司,“三节课”。

输出不仅仅是做教育,我们生活中说的的一字一句,屏幕上的每一行代码,文章中的每个词语典故,都是输出。有很多人能持续输出优质内容,像彭小六,但更多的人做不到,那是因为输入不够。

输入不够,在古时候那叫读书少,走路近。而如今,我们就应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并“看千部电影,与百人深谈......”。 输入的内容远远不止这些。


筛选,筛选,再筛选

时间有限,你的一年不过就8760小时,既然不能大量输入,那就在输入前细细决定往脑袋里塞些什么。

我的输入原则是:

对工作或未来工作有用的    对个人品质,软能力有用的    开拓事视野的   有意思的

以上顺序不代表优先级。因为筛选过后,实际的输入优先级还是看心情或者时间而定。比如我,早上一般用来开拓视野,上午到中午用来输入工作能力,下午是软技能,晚上是有意思的东西。

我记得在8月份,有段时间工作少,特别闲,所以思来想去就不知道学些什么了。搞了两天js、一天python、三天Android,最后找了个肯定有长远发展并持续学习的方向--机器学习。因为我觉得js,python,android对我来说,虽然我同样感兴趣,但终究只是目前的工作,而机器学习就不同了,我三年播种,肯定能够对自己的将来有更深刻的影响。我一直觉得这对于我来说是个正确的、长远的选择。


开始输出点什么

“输出”倒着念就是“出书”了。Luke和他的另外两个合伙人都是出过或者参与过出书的。他们写的书在业界的口碑也非常好。这种输出方式显得有点庞大了些,但慢慢凝聚,也很有可能。不知道我又没有那么一天。

简书这个平台就是我的起始输出点,我将会在这里持续输出。

相信这里也很适合你。快买个青轴键盘码字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