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以学定教的落实策略

        “以学定教”这种教育思想或模式,其实古已有之——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其实就是以学定教。这种教学思想之所以当下又受到了重视,是由于新课程改革强调素养教育、以生为本的理念。简单地说,以学定教是指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如何教学,学生需要什么,教师就采用什么样的内容和方法。构建以学定教模式的核心目标有两个。一是为了落实素养教育目标,即,使学生具有自主发展的基本能力,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二是满足学生个体的发展需求。因为学生在智力、经验、兴趣等方面存在差异,采用以学生学为主的形式,可以满足学生个体的发展需求。

        落实以学定教,基本形式就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以教师的帮助指导为辅——要想落实,教师就必须重新构建自己的教学策略,立足于“服务”二字去施策。下面,结合初中语文教学,从教师操作角度上探讨如何落实以学定教。

一、创设驱动

        以学定教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要形式,那么,首先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的自觉性、自律性和主动性。传统的教学,是直接灌输知识,只要学生听,教师就能把知识传导过去。而现在,需要他们自己完成学习,只装样子给教师看,而不动脑子思考,显然是完不成学习任务的。因而,教师必须给学生创设一个能够使之主动学习的驱动。

        通常,从初中学生的心理上看,创设驱动主要是两个路径。一是有趣,二是存疑。有趣,好理解,就是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有趣,从而乐学;而存疑,则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用问题激发其学习欲望。比如,让学生自主学习《论语十二章》前,教师这样说,“在我国,对不同年龄的人有一些有趣的代称。比如你们这个年龄,被称为豆蔻年华,八十以上老人叫耄耋之年。那么,你还知道有哪些?……这些代称,有很多是从孔子的话中提炼出来的——大家看《论语十二章》就可以找到答案。还有,大家都觉得老师是既有学问又能把学问教给学生的人,一般人做不了。而其实,孔子这位大教育家认为当老师很容易——你知道他说什么样的人可以为师吗?”这些问题抛出去,就不用担心学生不学了。

二、把握目标

        初中学生还没有独立把握学习目标的能力,让他们自己学习,教师需要给他们非常清晰明确的目标才行。否则,学生要完成学习就会绕很多弯路,甚至是学得“南辕北辙”。这样,素养教育是否落实还不好说,但学习目标达不成,可能性很大。所以,落实以学定教,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需要先期为学生确立目标,让学生围绕着目标去学,以保证质效。但这里有一个特别注意的要点:目标应该有明、暗两个。明的目标,就是学习目标。即,告诉学生这一课要学会什么(如文章主题、写作技法等等);暗的目标,则是素养目标。即,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使他哪个素养得到有效训练。这个目标,就不能采用直接告诉学生的方法。比如,“你们要学会创新思维”——这是空话,学生不可能通过这句话,就具有了创新思维。所以,这个素养目标,通常不是给学生摆出来,而是通过一些内容、方法的设计,使学生素养得到培养。比如,让学生以合作的方式去研究某个知识,这样,就能培养其交流、协作以及探究等素养发展。

三、设计学案

        有了学习目标,条件还不充分。因为,初中学生既不知道怎样把握目标,也不知道应该采用什么方法、什么步骤来达到目标。因而,在明确目标之外,教师还需要给学生设计一个导学案。把学习的方法、内容、步骤,给学生列清楚。让他们按照学案去完成学习。比如,让学生自学《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导学案中应至少包括几条:一、给文章划分结构;二、文章列举了白求恩的几个特点;三、文章怎样阐述观点;四、白求恩是个怎样的人(除了课文中所列举的特点外,请通过网络或查找资料的方法,了解白求恩的生平),毛泽东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五、在那个时期,我国还受到了哪些国际援助?另一位与白求恩齐名,来自印度的援华医生是谁?这样,学生就可以按部就班,由浅到深、由认知到拓展来实现有深度、有质量的学习。

四、引导辅助

      即便有了明确目标和导学案,其实初中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仍然会遇到问题。以他们的经验和学习能力水平,很难说能够高质量完成学习任务。有时候,还会出现一些无法突破的难点。因而,以学定教虽然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但教师的辅助也非常重要,绝不是可有可无的。通常来说,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经常遇到的难点,一是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不足,二是对文章的思想、情感把握不住、领会不到。对于第一个问题,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拓展阅读的方法来解决。而对于第二个问题,则是教师引导的重点。一般,可根据具体内容,采用创设情境或关联生活的方法,引导学生来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比如,让学生自己品读《黄河颂》,他们就很难通过文字达到对诗歌精神的把握。因而,教师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黄河奔腾的画面、播放合唱团表演《黄河大合唱》时的情景,还可以带领学生随着伴奏一齐唱一唱——把学生的情感带入与诗歌对应的情境当中去,从而达到与诗歌精神的共鸣。没有教师辅助,学生很难独立达到这样的体悟深度。

          以上,从教师“教”的角度探讨了几个落实“以学定教”的策略。总的来说,以学定教是以学生的学为主,以教师的引导为辅。因而,落实以学定教的关键,其实是教师如何根据学生的学情和需求去做好服务——比如为学生创立驱动、帮学生把握目标、为学生提供导学案、根据需求合理引导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感恩节哎,感谢一直在我身边的亲朋好友。感恩相遇!感恩不离不弃。 中午开了第一次的党会,身份的转变要...
    余生动听阅读 13,588评论 0 11
  • 彩排完,天已黑
    刘凯书法阅读 9,761评论 1 3
  • 表情是什么,我认为表情就是表现出来的情绪。表情可以传达很多信息。高兴了当然就笑了,难过就哭了。两者是相互影响密不可...
    Persistenc_6aea阅读 127,143评论 2 7